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5-2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选题意义 | 第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6页 |
·速溶茶工艺研究 | 第16-18页 |
·流化床造粒 | 第18-23页 |
·速溶性 | 第23-24页 |
·茶与速溶茶香气研究 | 第24-25页 |
·水分吸附和玻璃态转变温度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速溶红茶粉组分分析及粉体特性测定 | 第26页 |
·速溶红茶流化床造粒工艺研究 | 第26-27页 |
·流化床造粒工艺对速溶红茶香气的影响 | 第27页 |
·速溶红茶储藏特性研究 | 第27-28页 |
第2章 速溶红茶粉组分分析及粉体特性测定 | 第28-41页 |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8-29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8-29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速溶红茶粉组分分析 | 第29-31页 |
·速溶红茶粉感官特性测定 | 第31-32页 |
·速溶红茶粉溶解特性测定 | 第32-33页 |
·速溶红茶粉粉体密度及流动特性测定 | 第33页 |
·速溶红茶粉水分吸附特性测定 | 第33-34页 |
·实验结果 | 第34-40页 |
·速溶红茶粉组分及一般粉体特性测定结果 | 第34-36页 |
·速溶红茶粉感官评定 | 第36页 |
·速溶红茶粉氨基酸分析 | 第36-37页 |
·速溶红茶粉粒径分布 | 第37页 |
·速溶红茶粉溶解特性 | 第37-38页 |
·速溶红茶粉水分吸附特性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速溶红茶流化床造粒工艺研究 | 第41-63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1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流化床风机转速对速溶茶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42页 |
·流化床蠕动泵泵速对速溶茶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42页 |
·流化床雾化压力对速溶茶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42页 |
·流化床进风温度对速溶茶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42页 |
·造粒时间对速溶茶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粘结剂对速溶茶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43页 |
·响应面试验设计 | 第43-44页 |
·速溶茶指标测定 | 第44-45页 |
·水分含量测定 | 第44页 |
·色泽的测定 | 第44页 |
·颗粒平均粒径测定 | 第44页 |
·颗粒密度及流动特性测定 | 第44页 |
·润湿性测定 | 第44页 |
·溶解性测定 | 第44页 |
·感官评定 | 第44-45页 |
·数据处理 | 第4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5页 |
·流化床风机转速对速溶茶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流化床蠕动泵泵速对速溶茶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流化床雾化压力对速溶茶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流化床进风温度对速溶茶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造粒时间对速溶茶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粘结剂对速溶茶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51-55页 |
·流化床造粒最优工艺的确定 | 第55-62页 |
·响应面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55-57页 |
·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第57-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流化床造粒工艺对速溶红茶香气的影响 | 第63-75页 |
·实验材料 | 第63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63页 |
·实验方法 | 第63-65页 |
·流化床造粒工艺条件 | 第63-64页 |
·GC-MS法香气分析 | 第64-6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73页 |
·不同条件造粒的速溶红茶茶样总离子流谱图 | 第65-67页 |
·不同条件造粒的速溶红茶茶样香气成分 | 第67-71页 |
·不同条件造粒的速溶红茶茶样香气成分类别及特有香气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5章 速溶红茶储藏特性研究 | 第75-82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75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75页 |
·实验方法 | 第75-77页 |
·水分吸附等温线测定及吸附模型拟合 | 第75-76页 |
·储藏期特性研究 | 第76-7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1页 |
·水分吸附等温线 | 第77-78页 |
·水分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 | 第78-79页 |
·储藏期水分含量及色泽变化 | 第79-80页 |
·感官特性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结论、创新点和建议 | 第82-85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创新点 | 第84页 |
·建议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