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留学生动物国俗语习得偏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选题来源 | 第8-9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语料搜集 | 第9-10页 |
·偏误分析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动物国俗语定义和特点 | 第11-19页 |
·动物国俗语的定义 | 第11-13页 |
·国俗语的定义 | 第11-12页 |
·动物国俗语的定义 | 第12-13页 |
·动物国俗语的来源 | 第13-16页 |
·动物名称谐音 | 第14页 |
·动物习性 | 第14-15页 |
·生产生活 | 第15页 |
·神话传说 | 第15-16页 |
·文学作品 | 第16页 |
·动物国俗词语的特点 | 第16-19页 |
·语义指代褒贬明确 | 第16-17页 |
·语义彰显图腾崇拜 | 第17页 |
·修辞手法以比喻、夸张常见 | 第17-19页 |
第3章 留学生动物国俗词语习得偏误常见现象 | 第19-27页 |
·误加 | 第19-21页 |
·误代 | 第21-22页 |
·遗漏 | 第22-24页 |
·含混 | 第24-27页 |
第4章 留学生动物国俗词语习得常见偏误原因分析 | 第27-35页 |
·动物国俗语义把握不当 | 第27-30页 |
·动物国俗语的本义把握不当 | 第27-29页 |
·动物国俗语文化附加义把握不当 | 第29-30页 |
·文化差异 | 第30-33页 |
·动物的俗语文化形象差异 | 第30-31页 |
·传统文化差异 | 第31-33页 |
·动物国俗语学习意识薄弱 | 第33-35页 |
·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 第33页 |
·学生学习策略不当 | 第33-35页 |
第5章 针对动物国俗语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 | 第35-41页 |
·强化语义教学 | 第35-36页 |
·语义讲解须追根溯源 | 第35页 |
·语义讲解全面、系统 | 第35-36页 |
·加强动物国俗文化教学 | 第36-38页 |
·文化课程中的动物文化教学 | 第36-37页 |
·语言课程中的动物文化教学 | 第37-38页 |
·改善动物国语教学方法 | 第38-39页 |
·丰富教学手段 | 第38-39页 |
·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 第39页 |
·完善留学生动物国俗语偏误整理、归类工作 | 第39-4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