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2 食用菌多糖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1.2.1 食用菌多糖的结构与性质 | 第18-19页 |
1.2.2 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19-22页 |
1.3 电离辐射的损伤及防护研究进展 | 第22-31页 |
1.3.1 电离辐射损伤 | 第22-23页 |
1.3.2 电离辐射防护剂的防护机制 | 第23-28页 |
1.3.3 天然辐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 | 第28-31页 |
1.4 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 第31-35页 |
1.4.1 多糖的提取分离 | 第31-32页 |
1.4.2 多糖的纯化 | 第32-33页 |
1.4.3 多糖的结构表征 | 第33-35页 |
1.5 元蘑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35-36页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8-55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38-40页 |
2.1.1 原料 | 第38页 |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38-39页 |
2.1.3 仪器与设备 | 第39-40页 |
2.2 食用菌多糖的制备及纯化 | 第40-43页 |
2.2.1 食用菌多糖的制备 | 第40-41页 |
2.2.2 食用菌粗多糖的成分分析 | 第41页 |
2.2.3 NTHSP的提取工艺优化 | 第41-43页 |
2.2.4 NTHSP的纯化 | 第43页 |
2.3 NTHSP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 第43-45页 |
2.3.1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43-44页 |
2.3.2 NTHSP-A1 的结构表征 | 第44-45页 |
2.4 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45-54页 |
2.4.1 食用菌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45-47页 |
2.4.2 HSP对辐射诱导细胞损伤的防护功效 | 第47-49页 |
2.4.3 NTHSP对辐射诱导小鼠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 第49-54页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54-55页 |
第3章 不同食用菌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功能活性跟踪 | 第55-71页 |
3.1 食用菌粗多糖的成分分析 | 第55-59页 |
3.1.1 总糖含量的测定 | 第55-57页 |
3.1.2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57-58页 |
3.1.3 多酚含量测定 | 第58-59页 |
3.2 食用菌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9-64页 |
3.2.1 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 第59-60页 |
3.2.2 O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 第60-62页 |
3.2.3 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 第62-64页 |
3.3 三种HSP的铁离子还原能力 | 第64-65页 |
3.4 三种HSP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 第65-67页 |
3.5 三种HSP的初级结构分析 | 第67-6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4章 NTHSP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 第71-96页 |
4.1 NTHSP提取参数优化 | 第71-80页 |
4.1.1 单因素条件的确定 | 第71-74页 |
4.1.2 响应面法优化多糖提取工艺 | 第74-79页 |
4.1.3 扫描电镜分析 | 第79-80页 |
4.2 NTHSP的纯化 | 第80-84页 |
4.2.1 DEAE-52 离子交换层析 | 第80-83页 |
4.2.2 Sephadex G-100 凝胶层析 | 第83-84页 |
4.3 NTHSP-A1 的结构表征 | 第84-95页 |
4.3.1 NTHSP-A1 的分子量测定 | 第84-85页 |
4.3.2 NTHSP-A1 的FT-IR光谱 | 第85-86页 |
4.3.3 NTHSP-A1 的单糖组成 | 第86-88页 |
4.3.4 NTHSP-A1 的甲基化分析 | 第88-89页 |
4.3.5 NTHSP-A1 的NMR光谱 | 第89-94页 |
4.3.6 NTHSP-A1 的AFM分析 | 第94-9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5章 NTHSP对辐射诱导细胞氧化应激的防护效应 | 第96-109页 |
5.1 三种HSP对外周血的辐射防护效应 | 第96-98页 |
5.2 三种HSP的促细胞增殖活性 | 第98-100页 |
5.2.1 三种HSP对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 | 第98-99页 |
5.2.2 三种HSP促脾细胞增殖活性 | 第99-100页 |
5.3 三种HSP对辐射条件下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5.3.1 三种HSP对辐射条件下内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5.3.2 三种HSP对辐射条件下脾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5.4 NTHSP在辐射条件下对脾细胞中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5.4.1 NTHSP对脾细胞中SOD活性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5.4.2 NTHSP对脾细胞中CAT活性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5.5 NTHSP对脾细胞中MDA含量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5.6 NTHSP对大鼠脾细胞DNA的防护作用 | 第106-10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6章 NTHSP对辐射诱导小鼠氧化应激的防护研究 | 第109-139页 |
6.1 NTHSP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110页 |
6.2 NTHSP对小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6.3 NTHSP对辐射诱导小鼠外周血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 第111-112页 |
6.4 NTHSP对辐射条件下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6.5 NTHSP对小鼠单核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6.6 NTHSP对辐射条件下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115-121页 |
6.6.1 NTHSP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系的作用 | 第115-119页 |
6.6.2 NTHSP对MDA水平的作用 | 第119-120页 |
6.6.3 NTHSP对小鼠体内抗氧化物质合成能力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6.7 NTHSP对辐射诱导小鼠DNA损伤的防护作用 | 第121-124页 |
6.7.1 NTHSP对小鼠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6.7.2 NTHSP对小鼠骨髓微核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6.7.3 NTHSP对小鼠骨髓DNA含量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6.8 NTHSP对辐射诱导氧化应激防护作用的机制 | 第124-133页 |
6.8.1 NTHSP对小鼠脾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124-126页 |
6.8.2 NTHSP对小鼠脾细胞形态学影响 | 第126-127页 |
6.8.3 NTHSP对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127-129页 |
6.8.4 NTHSP对小鼠脾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 | 第129-133页 |
6.9 相关性分析 | 第133-138页 |
6.9.1 NTHSP对辐射后小鼠吞噬作用与脾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 | 第134页 |
6.9.2 NTHSP对辐射后小鼠MDA含量与脾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 | 第134-135页 |
6.9.3 NTHSP对辐射后小鼠SOD活性与脾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 | 第135-136页 |
6.9.4 NTHSP对辐射后小鼠GSH-Px活性与脾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 | 第136-137页 |
6.9.5 NTHSP对辐射后小鼠脾细胞中Bcl-2/Bax与脾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 | 第137-138页 |
6.10 本章小结 | 第138-139页 |
结论 | 第139-140页 |
创新点 | 第140页 |
展望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62页 |
附录 | 第162-16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64-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个人简历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