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汉语量词及英语表量词命名发展的过程 | 第9-10页 |
| 1.2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 | 第10-11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第11-15页 |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7页 |
| 第2章 汉语量词和英语表量词分类及本体对比 | 第17-29页 |
| 2.1 汉语量词的分类 | 第17-18页 |
| 2.2 英语表量词的分类 | 第18-21页 |
| 2.2.1 表量名词作表量词 | 第19页 |
| 2.2.2 类别名词作表量词 | 第19页 |
| 2.2.3 单位名词作表量词 | 第19-21页 |
| 2.3 汉英“物量词”本体对比 | 第21-26页 |
| 2.3.1 汉英“专职物量词”对比 | 第21-25页 |
| 2.3.2 汉英“临时借用物量词”对比 | 第25-26页 |
| 2.4 汉英“动量词”本体对比 | 第26-29页 |
| 2.4.1 汉英“专职动量词”对比分析 | 第26-28页 |
| 2.4.2 汉英“借用动量词”对比分析 | 第28-29页 |
| 第3章 汉语量词和英语表量词语法功能对比及差异原因 | 第29-34页 |
| 3.1 汉英“物量词”的语法结构对比分析 | 第29-30页 |
| 3.1.1 汉语物量词的表达结构及语法功能 | 第29页 |
| 3.1.2 英语“物量词”的表达结构及语法功能 | 第29-30页 |
| 3.2 汉英“动量词”的语法功能对比分析 | 第30-31页 |
| 3.2.1 汉语动量词的语法功能 | 第30页 |
| 3.2.2 英语表动作表量词的语法功能 | 第30-31页 |
| 3.3 汉语量词及英语表量词表意功能对比 | 第31-32页 |
| 3.4 汉语量词及英语表量词修辞功能对比 | 第32页 |
| 3.5 汉英表量结构体现的思维习惯差异 | 第32-34页 |
| 第4章 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使用量词偏误分析 | 第34-40页 |
| 4.1 偏误的来源 | 第34页 |
| 4.2 量词偏误的分类 | 第34-37页 |
| 4.2.1 量词的缺失 | 第34页 |
| 4.2.2 量词的误用 | 第34-36页 |
| 4.2.3 量词的多余 | 第36-37页 |
| 4.3 引起偏误的原因 | 第37-40页 |
| 4.3.1 母语负迁移 | 第37-38页 |
| 4.3.2 学习环境的影响 | 第38-39页 |
| 4.3.3 欠缺相关的文化知识 | 第39-40页 |
| 第5章 针对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量词教学的建议 | 第40-44页 |
| 5.1 分阶段安排量词教学内容 | 第40-41页 |
| 5.1.1 初级阶段的教学 | 第40-41页 |
| 5.1.2 中级阶段的教学 | 第41页 |
| 5.1.3 高级阶段的教学 | 第41页 |
| 5.2 针对量词教学方法的一些建议 | 第41-44页 |
| 5.2.1 阐释量词自身的意思 | 第42页 |
| 5.2.2 对相近量词和易误用量词要进行辨析 | 第42页 |
| 5.2.3 个体量词的学习要根据事物的状态进行学习 | 第42页 |
| 5.2.4 注意对时量词的强调与教学 | 第42-44页 |
| 结语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