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分析、评价 | 第9-13页 |
1.2.1 汉语国际教育方面 | 第9-11页 |
1.2.2 主流媒体视角方面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主流媒体 | 第14-21页 |
2.1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 第14-18页 |
2.1.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 | 第14页 |
2.1.2 汉语国际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 | 第14-15页 |
2.1.3 重新审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培养目标 | 第15-17页 |
2.1.4 加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从事教学活动的引导 | 第17页 |
2.1.5 加强考核以面向教学工作为主的教学能力 | 第17-18页 |
2.2 关于“主流媒体”(以新华社为代表) | 第18-21页 |
2.2.1 选取新华社信息产品为研究对象的依据 | 第18页 |
2.2.2 新华社历史沿革 | 第18-19页 |
2.2.3 新华社机构设置 | 第19页 |
2.2.4 新华社信息产品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数据收集 | 第21-26页 |
3.1 关于数据资源收集的说明 | 第21页 |
3.2 新华社信息产品对外传播模式 | 第21页 |
3.3 新华社稿库中文字信息的整理 | 第21-22页 |
3.4 新华社稿库中图片信息的整理 | 第22-23页 |
3.5 新华社稿库中音频信息的整理 | 第23页 |
3.6 新华社稿库中视频信息的整理 | 第23页 |
3.7 对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 第23页 |
3.8 新华体语言风格分析 | 第23-26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 | 第26-34页 |
4.1 检索结果 | 第26-32页 |
4.2 频率分析 | 第32-33页 |
4.3 内容分析 | 第33-3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4-35页 |
第六章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 第35-45页 |
6.1 总论 | 第35页 |
6.2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的建议 | 第35-42页 |
6.2.1 媒体方面的建议 | 第35-36页 |
6.2.2 国家层面的考虑 | 第36-38页 |
6.2.3 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的操守 | 第38-39页 |
6.2.4 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的问题 | 第39-42页 |
6.2.4.1 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的高校统计 | 第39-41页 |
6.2.4.2 高等院校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41-42页 |
6.3 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年限及课程设置的一些建议 | 第42-43页 |
6.3.1 培养年限的建议 | 第42-43页 |
6.3.2 课程设置的建议 | 第43页 |
6.4 汉语国际教育宣传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作品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