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6页 |
·选题来源与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独创或新颖之处 | 第14页 |
·主要问题与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9页 |
·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学习动机的涵义 | 第17页 |
·语言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 第17-19页 |
·扩展动机理论模式 | 第19页 |
·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 | 第19-20页 |
·对外汉语学习动机的结构 | 第20-21页 |
·汉语学习动机的测量工具 | 第21-23页 |
·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学习策略的内涵 | 第23页 |
·学习策略的结构 | 第23-24页 |
·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 第24-28页 |
·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 第25-26页 |
·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汉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 | 第27-28页 |
·今后研究展望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9-32页 |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29页 |
·研究方法的使用 | 第29-30页 |
·测量工具的选用 | 第30-31页 |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2-47页 |
·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第32-35页 |
·被试的基本信息 | 第32-33页 |
·被试的汉语学习动机取向分析 | 第33-34页 |
·被试的汉语学习动机类型分析 | 第34页 |
·被试的汉语学习策略分析 | 第34-35页 |
·汉语学习动机、策略等方面的差异检验 | 第35-42页 |
·关于学习动机取向的差异检验 | 第35-36页 |
·两种学习动机取向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35页 |
·两种学习动机取向的专业差异分析 | 第35-36页 |
·不同学习时间的被试在学习动机取向强度上的差异分析 | 第36页 |
·关于学习动机类型的差异检验 | 第36-38页 |
·不同学习动机类型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36-37页 |
·不同学习动机类型的专业差异分析 | 第37页 |
·不同学习时间的被试在动机类型上的差异分析 | 第37-38页 |
·关于学习策略的差异检验 | 第38-40页 |
·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学习策略的专业差异分析 | 第39页 |
·不同学习时间的被试在学习策略方面的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汉语自评水平的差异检验 | 第40-42页 |
·汉语自评水平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41页 |
·汉语自评水平的专业差异分析 | 第41页 |
·不同学习时间的被试汉语自评水平方面的差异分析 | 第41-42页 |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 | 第42-47页 |
·两种汉语学习动机取向之间的相关 | 第42页 |
·各种汉语学习动机类型之间的相关 | 第42-43页 |
·汉语学习动机取向与学习动机类型之间的相关 | 第43页 |
·各种学习策略之间的相关 | 第43-44页 |
·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相关 | 第44-45页 |
·关于汉语自评水平的回归方程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发现与结论 | 第47-54页 |
·本研究的发现 | 第47-50页 |
·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取向情况 | 第47页 |
·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类型情况 | 第47页 |
·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 第47-48页 |
·越南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自评水平情况 | 第48页 |
·越南汉语学习者的性别差异 | 第48页 |
·越南汉语学习者的专业差异 | 第48-49页 |
·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年限差异 | 第49页 |
·对汉语自评水平的预测 | 第49-50页 |
·本研究的结论 | 第50页 |
·本研究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 第50-53页 |
·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