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嗜酸乳杆菌及其生理功能 | 第10-12页 |
| ·嗜酸乳杆菌生物特性 | 第10页 |
| ·嗜酸乳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 第10页 |
| ·嗜酸乳杆菌生理功能 | 第10-12页 |
| ·胆固醇与人体健康 | 第12-16页 |
| ·胆固醇结构 | 第12-13页 |
| ·胆固醇合成与代谢 | 第13-14页 |
| ·胆固醇过高对人体危害 | 第14-15页 |
| ·降低体内胆固醇的方法 | 第15-16页 |
| ·益生菌降低胆固醇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 ·国内外益生菌降胆固醇的研究和发展 | 第16-18页 |
| ·乳酸菌降低胆固醇机理的探讨 | 第18-21页 |
| ·胆盐水解酶的研究 | 第21-22页 |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2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嗜酸乳杆菌体外降低胆固醇作用及影响因素 | 第24-34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 ·菌种 | 第24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4-25页 |
|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 ·嗜酸乳杆菌对乙醇的耐受性 | 第27-28页 |
| ·胆固醇测定方法 | 第28页 |
| ·培养时间对嗜酸乳杆菌降低胆固醇作用的影响及降低方式的测定 | 第28-29页 |
| ·活菌数对嗜酸乳杆菌降低胆固醇作用的影响 | 第29-30页 |
| ·胆盐种类对嗜酸乳杆菌降低胆固醇作用的影响 | 第30-31页 |
| ·胆盐含量对嗜酸乳杆菌降低胆固醇作用的影响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 第三章 嗜酸乳杆菌降低胆固醇作用机理的探究 | 第34-44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 ·试验方法 | 第34-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 ·菌体表面疏水性 | 第36-37页 |
| ·电镜扫描 | 第37-38页 |
| ·死细胞、休眠细胞及正常活细胞对胆固醇的去除作用 | 第38-39页 |
| ·菌体的超声波耐受性 | 第39页 |
| ·胞内脂肪酸的测定 | 第39-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嗜酸乳杆菌胆盐水解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第44-56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9页 |
|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 ·试剂配制 | 第44-46页 |
| ·试验方法 | 第46-4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 ·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曲线 | 第49-50页 |
| ·牛磺酸标准曲线 | 第50页 |
| ·DEAE-Sepharose CL-6B柱层析 | 第50-51页 |
| ·胆盐水解酶纯化效果 | 第51页 |
| ·胆盐水解酶SDS-PAGE电泳 | 第51-52页 |
| ·胆盐水解酶性质研究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总结论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