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6页
   ·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理论基础第8-9页
     ·现实要求第9-10页
   ·研究综述第10-14页
     ·关于心理安全感的研究第10-13页
     ·关于心理安全教育的研究第13-14页
   ·研究对象及方法第14-16页
     ·研究对象第14页
     ·研究工具第14-15页
     ·研究方法和程序第15-16页
第二章 家庭视域中的心理安全教育第16-30页
   ·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与家庭的关系第16-17页
     ·家庭是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的基础第16页
     ·学生的心理安全影响着家庭的和谐第16-17页
   ·家庭心理安全状况调查及分析第17-20页
   ·家庭环境对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发展的影响第20-25页
     ·父母自身的心理安全素质的影响第20-21页
     ·家庭生态第21-23页
     ·家庭人际关系第23-24页
     ·家庭教养方式第24-25页
   ·家庭心理安全教育的分析与构想第25-30页
     ·家庭心理安全教育的目标第25-26页
     ·家庭心理安全教育的特点第26-27页
     ·家庭心理安全教育的策略第27-30页
第三章 学校视域中的心理安全教育第30-54页
   ·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与学校的关系第30-31页
     ·学校是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的保障第30页
     ·学生的心理安全影响着学校的稳定第30-31页
   ·学校心理安全状况调查及分析第31-40页
   ·学校环境对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的影响第40-45页
     ·物理环境第40-41页
     ·心理环境第41-45页
   ·学校心理安全教育的分析与构想第45-54页
     ·学校心理安全教育的目标第45-46页
     ·学校心理安全教育的特点第46-47页
     ·学校心理安全教育的策略第47-54页
第四章 自我视域中的心理安全教育第54-64页
   ·青春期学生自我与心理安全的关系第54-55页
     ·自我是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形成的内在动力第54页
     ·青春期学生拥有心理安全是塑造健全自我的基础第54-55页
   ·自我心理安全状况调查第55-56页
   ·自我对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的影响第56-58页
     ·生理因素第56-57页
     ·心理因素第57-58页
   ·自我心理安全教育的分析与构想第58-64页
     ·自我心理安全教育的目标第58页
     ·自我心理安全教育的特点第58-59页
     ·自我心理安全教育的策略第59-64页
第五章 社会视域中的心理安全教育第64-70页
   ·社会与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的关系第64页
     ·社会是影响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的外部因素第64页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安全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第64页
   ·社会心理安全状况调查第64-66页
   ·社会对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的影响第66-67页
     ·社会文化的影响第66-67页
     ·大众传媒影响第67页
   ·社会心理安全教育的分析与构想第67-70页
     ·社会心理安全教育的目标第67页
     ·社会心理安全教育的特点第67-68页
     ·社会心理安全教育的策略第68-70页
第六章 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反思与展望第70-74页
   ·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的协调 (预防、危机干预)第70页
   ·教育内涵的拓展:心理安全教育的融入第70-71页
   ·心理安全教育的展望第71-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第78-79页
附录一第79-81页
附录二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课堂师生交往中学生话语权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