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小学课堂师生交往中学生话语权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引言第7-23页
   ·论题的缘起第7-8页
     ·学生话语权问题是教育现实中的重要问题第7页
     ·学生话语权问题是学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第7页
     ·学生话语权的实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第7-8页
   ·论题的界说第8-9页
     ·为何选择 “学生话语权” 这一对象——学生的话语权问题更为凸显第8页
     ·为何选择 “师生交往” 这一范畴——交往的背景与理念是无法规避的第8-9页
     ·为何选择 “课堂” 这一范畴——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第9页
     ·为何选择 “小学” 这一阶段——儿童发展阶段中的特殊地位第9页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9-10页
     ·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0页
   ·核心概念界定第10-15页
     ·师生交往第10-11页
     ·话语权第11-15页
   ·研究综述第15-19页
     ·国内关于话语权的研究第15-18页
     ·国外关于话语权的研究第18-19页
     ·研究的总体评价第19页
   ·研究设计第19-23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9-21页
     ·研究思路第21页
     ·研究方法第21-23页
第二章 小学课堂学生话语权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3-35页
   ·学生话语权的现状第23-28页
     ·认知:我有话语表达的自由吗?第23-24页
     ·态度:我要不要实现话语权?第24页
     ·行使:学生话语权的实现情况如何?第24-28页
     ·反馈:学生话语权的反馈情况如何?第28页
   ·学生话语权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8-35页
     ·师生交往的背后:教育价值失落第28-30页
     ·师生交往的环境:现实中的异变第30-32页
     ·师生交往的本身:虚假交往当道第32-33页
     ·师生交往的主体:交往动力不足第33-35页
第三章 小学课堂学生话语权的实现路径第35-48页
   ·学生话语权实现的基本原则第35-36页
     ·目标原则第35页
     ·适度原则第35-36页
   ·学生话语权的实现路径第36-48页
     ·形成正确观念,重塑教育价值第36-39页
     ·构建适宜环境,缔造和谐交往第39-40页
     ·渗透充实情感,融通交往阻隔第40-42页
     ·运用合理策略,回归真实交往第42-45页
     ·调动话语主体,激活交往动力第45-48页
第四章 结语第48-50页
   ·取得的成绩第48页
   ·存在的缺憾第48-49页
   ·反思与感悟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第54-57页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55页
 附录2 小学课堂学生话语权实现情况调查问卷第55-57页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沉浸理论的小学数学教育游戏设计研究
下一篇: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