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一)前言 | 第15-17页 |
(二)对象与方法 | 第17-20页 |
1.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2.调查内容及工具 | 第18-19页 |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 第18页 |
2.2 手机依赖量表 | 第18页 |
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第18-19页 |
2.4 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 | 第19页 |
3.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 | 第19页 |
4.统计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三)结果 | 第20-31页 |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2.中职学生手机依赖情况 | 第21-25页 |
2.1 中职学生手机依赖率 | 第21-23页 |
2.2 中职学生手机依赖得分情况 | 第23-25页 |
3.中职学生无聊倾向性情况 | 第25-26页 |
4.中职学生社会支持情况 | 第26页 |
5.中职学生手机依赖与无聊倾向性、社会支持的关系 | 第26-31页 |
5.1 中职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 第26-27页 |
5.2 中职学生手机依赖与无聊倾向性的关系 | 第27-28页 |
5.3 中职学生社会支持与无聊倾向性的关系 | 第28-29页 |
5.4 无聊倾向性在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29-31页 |
(四)讨论 | 第31-37页 |
1.中职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 | 第31-32页 |
2.不同特征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比较 | 第32-33页 |
2.1 性别差异 | 第32页 |
2.2 家庭经济状况 | 第32-33页 |
2.3 恋爱 | 第33页 |
2.4 学生干部 | 第33页 |
3.手机依赖与无聊倾向性的关系 | 第33-35页 |
4.无聊倾向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 第35页 |
5.无聊倾向性在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35-36页 |
6.中职学生手机依赖干预 | 第36-37页 |
(五)结论 | 第37页 |
(六)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综述 | 第42-62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