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理论基础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极限性程度补语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5 本文特点与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极限性程度补语的韩汉对比 | 第16-32页 |
2.1 极限性程度补语的研究范围 | 第16页 |
2.2 极限性程度补语及其述程式的韩汉对比 | 第16-32页 |
2.2.1 极限性程度补语及其述程式的韩语翻译 | 第17-24页 |
2.2.2 汉语极限性述程式与韩语极限程度表达方式对比 | 第24-32页 |
第三章 中高级韩国留学生极限性程度补语偏误考察 | 第32-40页 |
3.1 问卷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 第32页 |
3.2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和分析 | 第32-37页 |
3.3 网络语料库的语料统计和分析 | 第37-40页 |
第四章 中高级韩国留学生极限性程度补语偏误分析 | 第40-50页 |
4.1 极限性程度补语的偏误类型分析 | 第40-47页 |
4.2 极限性程度补语偏误规律分析 | 第47-50页 |
第五章 极限性程度补语偏误的原因及对策 | 第50-58页 |
5.1 极限性程度补语偏误的产生原因 | 第50-55页 |
5.1.1 极限性程度补语本身的学习难度 | 第50-51页 |
5.1.2 韩语中极限性程度表达方式的影响 | 第51-53页 |
5.1.3 已学汉语知识的影响 | 第53-54页 |
5.1.4 教材编写等因素影响 | 第54-55页 |
5.2 中高级韩国留学生极限性程度补语教学对策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附录A:韩国留学生调查问卷及考查语法点 | 第60-65页 |
附录B:考察的口语教材 | 第65-66页 |
附录C:常见极限性述程式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