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营养学论文

牡丹籽油及其复方降血糖、降血脂活性及机理研究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第3-4页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糖尿病、高血脂概述第13页
    1.2 糖尿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第14-15页
    1.4 高血脂研究现状第15-16页
    1.5 高血脂的预防和治疗第16-17页
    1.6 糖尿病和高血脂消化酶抑制子和胆固醇胶束抑制子第17-18页
        1.6.1 酶抑制子第17-18页
        1.6.2 胆固醇胶束抑制子第18页
    1.7 天然产物降血糖降血脂功能因子第18-23页
        1.7.1 多酚第18-21页
        1.7.2 皂甙第21页
        1.7.3 不饱和脂肪酸第21-23页
        1.7.4 多糖第23页
    1.8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第23-25页
        1.8.1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23-24页
        1.8.2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功能因子降血糖降血脂效果研究第25-55页
    2.1 前言第25-26页
    2.2 材料与仪器第26-32页
        2.2.1 实验材料第26页
        2.2.2 主要试剂第26页
        2.2.3 主要仪器第26-27页
        2.2.4 实验设计和样品收集第27-28页
        2.2.5 检测指标与方法第28-32页
        2.2.6 数据分析第32页
    2.3 结果分析第32-53页
        2.3.1 功能因子对消化酶和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体外研究第32页
        2.3.2 功能因子对消化酶和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IC50值第32-33页
        2.3.3 牡丹籽油降血糖降血脂体内效果研究第33-42页
        2.3.4 银杏黄酮降血糖降血脂体内效果研究第42-49页
        2.3.5 讨论第49-53页
    2.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三章 降血糖降血脂复方设计第55-63页
    3.1 前言第55-5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6-57页
        3.2.1 实验材料第56页
        3.2.2 主要试剂第56页
        3.2.3 主要仪器第56页
        3.2.4 实验方法第56-57页
        3.2.5 数据分析第57页
    3.3 结论第57-62页
        3.3.0 正交t值法-主药分析第57-58页
        3.3.1 正交t值辅药交互作用分析第58页
        3.3.2 D值优化法剂量配比复方研究第58-61页
        3.3.3 讨论第61-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降血糖降血脂复方体内效果研究第63-73页
    4.1 前言第63-64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4-65页
        4.2.1 实验动物及实验材料第64页
        4.2.2 主要试剂第64页
        4.2.3 主要仪器第64页
        4.2.4 实验设计和样品收集第64页
        4.2.5 检测指标与方法第64-65页
        4.2.6 数据分析第65页
    4.3 结果分析第65-72页
        4.3.1 复方降血糖体内效果研究第65-68页
        4.3.2 复方降血脂体内效果研究第68-71页
        4.3.3 讨论第71-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复方及各功能因子与消化酶和胆固醇胶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第73-84页
    5.1 前言第73页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3-74页
        5.2.1 主要材料第73页
        5.2.2 主要试剂第73页
        5.2.3 主要仪器第73页
        5.2.4 实验方法第73-74页
        5.2.5 数据分析第74页
    5.3 结果分析第74-82页
        5.3.1 圆二色谱初步分析功能因子对 α-淀粉酶二级构象的影响第74-75页
        5.3.2 荧光光谱初步分析功能因子对 α-淀粉酶三级结构的影响第75-77页
        5.3.3 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分析绞股蓝皂甙对胰脂肪酶构象的影响及绞股蓝皂甙对胰脂肪酶动力学参数第77-79页
        5.3.4 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初步分析苦瓜水提物对胆固醇酯酶构象的影响第79-80页
        5.3.5 TEM电镜观察复方功能因子对胆固醇胶束的作用效果第80-81页
        5.3.6 讨论第81-82页
    5.4 本章小结第82-84页
主要结论第84-85页
主要创新点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101页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能源电力系统源荷互动关键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多特征融合图像检索方法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