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图表清单 | 第11-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8页 |
·双歧杆菌及其益生作用 | 第15页 |
·B. longum BBMN68简介 | 第15-16页 |
·胆盐与胆盐胁迫 | 第16-17页 |
·细菌的胆盐胁迫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细菌的胆盐耐受特性 | 第17页 |
·胆盐抗性的机理 | 第17-18页 |
·胆盐胁迫的适应性机制 | 第18-19页 |
·双歧杆菌胆盐胁迫应答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双歧杆菌中的BSH和胆盐转运子 | 第19-20页 |
·胆盐胁迫下细胞膜结构和组成的变化 | 第20页 |
·耐胆盐突变株的特性 | 第20-21页 |
·双歧杆菌胆盐胁迫的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 | 第21-22页 |
·转录调控和双组分系统 | 第22-23页 |
·RNA-Seq和细菌单杂交 | 第23-26页 |
·RNA-Seq简介及应用 | 第23-24页 |
·细菌单杂交简介及应用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6-2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二章 B. longum BBMN68胆盐胁迫条件下转录组和蛋白组图谱的构建 | 第28-57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8-30页 |
·菌株 | 第28页 |
·试剂 | 第28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28-30页 |
·仪器设备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6页 |
·B. longum BBMN68胆盐胁迫处理条件的确定 | 第30页 |
·B. longum BBMN68胆盐胁迫条件下转录组的测定 | 第30-32页 |
·转录组元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 第33页 |
·蛋白质双向电泳(2-DE) | 第33-35页 |
·蛋白组数据处理 | 第35-36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55页 |
·B. longum BBMN68胆盐胁迫条件的确定 | 第36-37页 |
·B.longum BBMN68胆盐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转录谱 | 第37-50页 |
·B.longum BBMN68胆盐胁迫条件下的蛋白质图谱 | 第50-51页 |
·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鉴定 | 第51-55页 |
·转录组与蛋白组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 第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第三章 生物信息学预测B.longum BBMN68的胆盐胁迫应答机制 | 第57-69页 |
·分析工具 | 第57页 |
·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9页 |
·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的聚类分析 | 第58-59页 |
·直接赋予胆盐抗性的基因 | 第59页 |
·普遍胁迫应答机制 | 第59-60页 |
·胆盐胁迫对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 第60-61页 |
·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代谢的适应性变化 | 第61-64页 |
·跨膜转运体系 | 第64-66页 |
·基因转录、翻译和菌体增殖的适应性变化 | 第66-67页 |
·胆盐促进B.longum BBMN68与宿主间相互作用 | 第67-69页 |
第四章 B.longum BBMN68胆盐胁迫应答机制的部分生理功能验证 | 第69-75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9-70页 |
·细胞和菌株 | 第69页 |
·试剂 | 第69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69页 |
·仪器设备 | 第69-70页 |
·实验方法 | 第70-71页 |
·菌体表面疏水性实验 | 第70页 |
·B.longum BBMN68的自聚集实验 | 第70-71页 |
·HT-29细胞的培养与传代 | 第71页 |
·B.longum BBMN68的粘附实验 | 第7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1-73页 |
·胆盐胁迫条件下B.longum BBMN68菌体表面疏水性的变化 | 第71-72页 |
·胆盐胁迫对B.longum BBMN68自聚集能力的影响 | 第72页 |
·胆盐提高B.longum BBMN68的粘附能力 | 第72-73页 |
·讨论 | 第73-75页 |
第五章 双组分系统SenX3-RegX3在B.longumBBMN68胆盐胁迫反应中的作用 | 第75-101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75-81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75-76页 |
·试剂 | 第76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76-81页 |
·仪器设备 | 第81页 |
·实验方法 | 第81-92页 |
·E. coli电转化感受态的制备 | 第81-82页 |
·随机DNA片段文库的构建 | 第82-84页 |
·重组质粒pB1H2w2-regX3的构建 | 第84-85页 |
·Western blot检测Omega-RegX3融合蛋白的表达 | 第85-87页 |
·细菌单杂交预测RegX3的靶基因 | 第87-88页 |
·L.lactis电转化感受态的制备 | 第88页 |
·RegX3H的表达与纯化 | 第88-89页 |
·EMSA验证RegX3与pstS基因的相互作用 | 第89-91页 |
·pstS基因在L.lactis中的异源超量表达 | 第91-92页 |
·L.lactis的胆盐耐受实验 | 第9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2-99页 |
·随机DNA片段文库的构建 | 第92页 |
·重组质粒pB1H2w2-regX3的构建 | 第92-93页 |
·Western Blot检测Omega-RegX3融合蛋白的表达 | 第93-94页 |
·两步法细菌单杂交预测RegX3的DNA识别序列 | 第94页 |
·Target Explorer预测RegX3调控的靶基因 | 第94-97页 |
·重组蛋白RegX3H的表达与纯化 | 第97-98页 |
·EMSA验证RegX3与pstS的相互作用 | 第98页 |
·胆盐胁迫耐受实验验证pstS的抗胆盐胁迫作用 | 第98-99页 |
·讨论 | 第99-101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5页 |
·全文总结 | 第101-102页 |
·B. longum BBMN68的胆盐胁迫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第101页 |
·B. longum BBMN68的胆盐胁迫应答包括胆盐抗性机制和胆盐适应机制 | 第101页 |
·胆盐作为肠道信号促进5. /0?识mBB_68与宿主间相互作用 | 第101-102页 |
·双组分系统SenX3-RegX3通过激活pstS的表达提高菌体胆盐耐受能力 | 第102页 |
·创新之处 | 第102页 |
·展望 | 第102-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附录 | 第119-122页 |
作者简历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