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二人台剧《花落花开》音乐形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现代二人台剧《花落花开》创作背景及剧情 | 第10-22页 |
第一节 二人台的历史渊源 | 第10-12页 |
一、 二人台曲种 | 第10页 |
二、 二人台的起源与主要流行区域 | 第10-11页 |
三、 二人台的发展与演变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花落花开》编创人员简介及演出、获奖情况 | 第12-17页 |
一、 演出单位、主要编创人员、主要演员 | 第12-16页 |
二、 本剧演出情况及获得荣誉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本剧创作思想基础及剧情 | 第17-22页 |
一、 创作思想基础 | 第17页 |
二、剧情介绍 | 第17-22页 |
第二章 二人台现代剧《花》的音乐形态研究 | 第22-60页 |
第一节 《花》剧的曲式结构 | 第22-29页 |
第二节 《花》的调式调性布局 | 第29-30页 |
第三节 《花落花开》剧中调式调性特点 | 第30-36页 |
一、 《花落花开》剧中常用调式 | 第30-33页 |
二、 《花》剧中调性的转换 | 第33-36页 |
第四节 《花》剧中旋律特点及发展创作手法 | 第36-43页 |
一、 旋律特点 | 第36-40页 |
二、 《花》剧中旋律的来源与创作 | 第40-43页 |
第五节 《花》剧中的节奏特点 | 第43-46页 |
一、 亮调中的节奏型 | 第43页 |
二、 慢板的节奏特点 | 第43-44页 |
三、 慢二流水板的节奏特点 | 第44页 |
四、 流水板的节奏特点 | 第44-45页 |
五、 快二流水板的节奏特点 | 第45页 |
六、 快板的节奏特点 | 第45-46页 |
第六节 《花》剧中的和声特点 | 第46-49页 |
一、 以三度叠置和弦为和声基础 | 第46页 |
二、 非三度结构叠置的和弦 | 第46-47页 |
三、 转调 | 第47-48页 |
四、 终止式处理 | 第48-49页 |
第七节 《花》剧的乐队编制 | 第49-52页 |
一、 二人台的乐器 | 第49-50页 |
二、 《花》剧中的乐队编制特点 | 第50-52页 |
第八节 《花》剧的复调分析 | 第52-54页 |
一、 模仿式复调音乐 | 第52-53页 |
二、 对比式复调音乐 | 第53-54页 |
第九节 《花》剧中合唱的作用 | 第54-60页 |
一、 合唱的运用 | 第54-55页 |
二、 合唱在《花》剧中所起的作用 | 第55-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