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手风琴独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简介 | 第14-16页 |
(一)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简介 | 第14页 |
(二) 手风琴独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背景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手风琴独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理论赏析与演奏技巧 | 第16-38页 |
(一) 呈示部——草桥结拜 | 第16-25页 |
1、引子 | 第16-17页 |
2、主部主题 | 第17-19页 |
3、连接部 | 第19页 |
4、副部主题 | 第19-23页 |
5、结束部 | 第23-25页 |
(二) 展开部——英台抗婚 | 第25-36页 |
1、材料一 | 第26-31页 |
2、材料二 | 第31-32页 |
3、材料三 | 第32-36页 |
(三) 再现部——分钱化蝶 | 第36-38页 |
1、引子再现 | 第36页 |
2、主部主题再现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演奏手风琴独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二度处理 | 第38-48页 |
(一) 风箱特殊技巧的运用 | 第38-44页 |
1、连接部 | 第38-39页 |
2、结束部 | 第39-40页 |
3、展开部 | 第40-43页 |
4、再现部 | 第43-44页 |
(二) 肢体语言与音乐意境的融合 | 第44-48页 |
1、引子 | 第44页 |
2、主部主题 | 第44-45页 |
3、副部主题 | 第45页 |
4、结束部 | 第45页 |
5、展开部—抗婚主题 | 第45-46页 |
6、展开部—楼台相会 | 第46页 |
7、展开部—哭灵投坟 | 第46页 |
8、再现部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手风琴独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艺术价值及其对手风琴教学的贡献 | 第48-52页 |
(一) 手风琴独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艺术价值 | 第48-49页 |
1、艺术成就 | 第48-49页 |
2、艺术特色 | 第49页 |
(二) 手风琴独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对手风琴教学的贡献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