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基于语料库的韩国学生连词“而”的偏误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绪论第9-17页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第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4页
        (一) “而”的本体研究第9-12页
        (二) “而”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第12-14页
    三、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14-17页
        (一) 语料来源第14-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一章 “而”的本体用法分析第17-31页
    第一节 “而”的本体用法梳理第17-19页
    第二节 “而”的本体语料统计第19-22页
        一、余华作品集语料统计第19-20页
        二、当代口语对话语料统计第20-21页
        三、语料合并统计第21-22页
    第三节 “而”的本体语料分析第22-29页
        一、表并列关系,用于意义平行的语言单位之间第23-24页
        二、表转折关系,用于意义对立的语言单位之间第24-25页
        三、表递进关系,用于意义逐步深入的语言单位之间第25-26页
        四、表承接关系,用于顺序相承的语言单位之间第26-29页
    第四节 “而”的用法总结第29-31页
第二章 “而”的偏误分析第31-41页
    第一节 “而”的偏误语料统计第31-32页
    第二节 “而”的偏误语料分析第32-41页
        一、“而”的误加第32-33页
        二、“而”的遗漏第33-34页
        三、“而”的误代第34-41页
            (一) “而”与“和”“并”的误代第34-36页
            (二) “而”与“而且”的误代第36-38页
            (三) “而”与“反而”的误代第38页
            (四) “而”与“也”的误代第38-41页
第三章 韩国学生连词“而”使用出现偏误的主要成因第41-49页
    第一节 语言方面的因素第41-42页
    第二节 学习者自身的因素第42-45页
        一、韩语负迁移的影响第42-43页
        二、目的语知识的泛化第43-44页
        三、消极的学习策略第44-45页
    第三节 教学方面的因素第45-49页
        一、教材和工具书的影响第45-47页
        二、教学的影响第47-49页
第四章 韩国学生连词“而”教学策略探讨第49-53页
    第一节 连词“而”本体研究建议第49页
    第二节 连词“而”对外汉语教学建议第49-53页
        一、教材编写方面第49-50页
        二、工具书编撰方面第50-51页
        三、课堂教学方面第51-53页
第五章 结语第53-55页
    第一节 总结第53页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53页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9页
个人简历第59-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韩初级汉语教材对比分析--以《生活中国语》和《快乐汉语》为例
下一篇:Moment in Peking中的爱情隐喻及其翻译策略研究--以郁飞与张振玉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