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学习机制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29页 |
(一)研究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1. 研究缘由 | 第9-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 关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2. 关于学习机制的研究综述 | 第16-27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1. 研究思路 | 第2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一、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学习机制的内涵识读 | 第29-35页 |
(一)学习机制的概念 | 第29-31页 |
1.机制 | 第29页 |
2.学习机制 | 第29-30页 |
3.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的学习机制 | 第30-31页 |
(二)学习机制的特性 | 第31-35页 |
1. 相互作用性 | 第31-32页 |
2. 动态复杂性 | 第32-33页 |
3. 网络协调性 | 第33-35页 |
二、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学习机制的发生基础 | 第35-47页 |
(一)脑生理基础 | 第35-37页 |
(二)心理基础 | 第37-41页 |
1. 知觉信息 | 第37-39页 |
2. 建构信息 | 第39-40页 |
3. 外化信息 | 第40-41页 |
4. 评估信息 | 第41页 |
(三)具身基础 | 第41-43页 |
(四)社会互动基础 | 第43-47页 |
三、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学习机制的统一运行 | 第47-57页 |
(一)运行过程 | 第47-51页 |
1.“旧”心智网络的激发 | 第47-48页 |
2.“新”心智网络的建构 | 第48-49页 |
3.“新旧”心智网络的重组 | 第49-51页 |
(二)运行模式 | 第51-53页 |
1. 串行处理模式 | 第51-52页 |
2. 并行处理模式 | 第52页 |
3. 联合处理模式 | 第52-53页 |
(三)运行调控 | 第53-57页 |
1. 生物层面的调控 | 第53-54页 |
2. 社会层面的调控 | 第54-57页 |
四、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学习机制的优化策略 | 第57-65页 |
(一)尊重大脑的内在节律 | 第57-60页 |
1. 提供均衡的营养 | 第57-58页 |
2. 保证充足的睡眠 | 第58-59页 |
3. 适度的运动与休闲 | 第59-60页 |
(二)利用大脑的多模式加工机制 | 第60-62页 |
1. 利用大脑的整体加工特性 | 第60-61页 |
2. 促进大脑思维的创新活力 | 第61页 |
3. 整合知识,优化学科结构 | 第61-62页 |
(三)促进认知与情感的交互渗透 | 第62-65页 |
1. 平衡压力和学习挑战之间的关系 | 第62-63页 |
2. 建立与学习内容之间的情感联结 | 第63页 |
3. 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情感培育 | 第63-65页 |
五、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