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第2章 对外汉语教育节目现状简述 | 第11-14页 |
2.1 语言教学节目功能概述 | 第11-12页 |
2.2 对外汉语教育节目发展概况 | 第12页 |
2.3 《快乐汉语》节目简介 | 第12-14页 |
第3章 《快乐汉语》节目分析 | 第14-28页 |
3.1 《快乐汉语》电视舞台构成 | 第14-17页 |
3.1.1 节目成员构成 | 第14页 |
3.1.2 环境场景设计 | 第14-15页 |
3.1.3 字幕设计和荧屏展示 | 第15-17页 |
3.1.4 背景音乐安排 | 第17页 |
3.2 《快乐汉语》节目环节安排 | 第17-25页 |
3.2.1 导入 | 第17-19页 |
3.2.2 “X”字知识大普及(X指主题字) | 第19-22页 |
3.2.3 观点大碰撞 | 第22-23页 |
3.2.4 随堂大测验 | 第23-24页 |
3.2.5 结束语 | 第24-25页 |
3.3 《快乐汉语》节目内容特色 | 第25-28页 |
3.3.1 文化内容深厚多样 | 第25-26页 |
3.3.2 节目语言简单有趣,语料贴近生活 | 第26-28页 |
第4章 《快乐汉语》(第三季)的评价和改进建议 | 第28-35页 |
4.1 《快乐汉语》(第三季)与课堂教学 | 第28-29页 |
4.1.1 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 第28页 |
4.1.2 对课堂教学的借鉴 | 第28-29页 |
4.1.3 课堂教学对《快乐汉语》(第三季)的利用 | 第29页 |
4.2 《快乐汉语》节目的优点 | 第29-30页 |
4.2.1 汉语目的语沉浸式教学 | 第29页 |
4.2.2 文化比重大,带动字词语法理解 | 第29-30页 |
4.2.3 内容有趣,快乐式传递中国文化 | 第30页 |
4.3 《快乐汉语》的不足 | 第30-33页 |
4.3.1 节目娱乐性可能掩盖汉语教育功能 | 第30-31页 |
4.3.2 重点知识点缺少模块化集中展示 | 第31-32页 |
4.3.3 播出时间较长,受众范围较窄 | 第32-33页 |
4.3.4 缺乏观众互动,没有学习反馈 | 第33页 |
4.4 《快乐汉语》(第三季)节目改进建议 | 第33-35页 |
4.4.1 改进电视演示方式,知识点单独呈现 | 第33-34页 |
4.4.2 利用多种互动平台,增加多种互动方式 | 第34页 |
4.4.3 增加配套教材,利用书本等完善教学 | 第34-35页 |
第5章 总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