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汉字教学研究--以“食”及其相关字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第二章 “食”及其相关字的本体研究 | 第17-23页 |
·《说文解字》中“食”及其相关字的分布 | 第17-19页 |
·《说文解字》中“食”部字的研究 | 第19-23页 |
第三章 与“食”相关的部件及其所从字分析 | 第23-33页 |
·禾部 | 第23-25页 |
·米部 | 第25-26页 |
·食部 | 第26-27页 |
·井部 | 第27-28页 |
·皀部 | 第28页 |
·亼部 | 第28-29页 |
·会部 | 第29页 |
·仓部 | 第29页 |
·啬部 | 第29-30页 |
·黍部 | 第30页 |
·香部 | 第30页 |
·瓜部 | 第30页 |
·瓠部 | 第30页 |
·卤部 | 第30-31页 |
·盐部 | 第31页 |
·秣部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食”及其相关字的教学设计 | 第33-47页 |
·以往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 第33-38页 |
·运用“六书”理论教学 | 第33-35页 |
·运用“字本位”理论教学 | 第35-36页 |
·部件教学法 | 第36-37页 |
·笔画教学法 | 第37-38页 |
·留学生分级汉字教学方法的讨论 | 第38-40页 |
·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 第38-39页 |
·中级阶段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 第39页 |
·高级阶段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 第39-40页 |
·“食”及其所从字的课堂教学设计 | 第40-47页 |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步骤设计 | 第40-42页 |
·“食”及其相关字的汉字教学课堂示例 | 第42-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2-53页 |
承诺书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