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9页 |
·气调储藏技术的应用概况 | 第12-13页 |
·气调储藏技术在储粮中的应用研究 | 第13-17页 |
·气调储藏对储粮害虫的影响 | 第13-15页 |
·气调储藏对储粮中霉菌的影响 | 第15-16页 |
·气调储藏对储粮品质的影响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气调储藏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19-4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9-22页 |
·材料 | 第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2页 |
·玉米储藏前处理 | 第19-20页 |
·玉米的模拟储藏 | 第20页 |
·取样方法 | 第20页 |
·生活力测定 | 第20-21页 |
·发芽率测定 | 第21页 |
·电导率测定 | 第21页 |
·过氧化氢酶测定 | 第21页 |
·色泽测定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9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生活力的影响 | 第22-25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生活力的变化 | 第22-23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生活力的方差分析 | 第23-25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发芽率的影响 | 第25-27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发芽率的变化规律 | 第25-26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发芽率的方差分析 | 第26-27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电导率的影响 | 第27-30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电导率的变化规律 | 第27-29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电导率的方差分析 | 第29-30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 第30-32页 |
·气体储藏下玉米过氧化氢酶的变化规律 | 第30-31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过氧化氢酶的方差分析 | 第31-32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色泽的影响 | 第32-39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色泽 L*值的变化 | 第32-34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色泽 L*值的方差分析 | 第34-35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色泽 a*值的变化规律 | 第35-36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色泽 a*值的方差分析 | 第36-37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色泽 b*值的变化规律 | 第37-38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色泽 b*值的方差分析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气调储藏对玉米储存品质的影响研究 | 第40-6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0-42页 |
·材料 | 第40-41页 |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试验试剂 | 第40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40-41页 |
·方法 | 第41-42页 |
·玉米储藏前处理 | 第41页 |
·玉米的模拟储藏 | 第41页 |
·取样方法 | 第41页 |
·脂肪酸值测定 | 第41页 |
·丙二醛测定 | 第41页 |
·霉菌菌落总数测定 | 第41页 |
·细菌菌落总数测定 | 第41页 |
·品尝评分值测定 | 第41页 |
·玉米馒头质构测定 | 第41-42页 |
·玉米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60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脂肪酸值的影响 | 第42-45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脂肪酸值的变化规律 | 第42-44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脂肪酸值的方差分析 | 第44-45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45-46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丙二醛含量的方差分析 | 第46-47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中霉菌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47-50页 |
·玉米中霉菌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 | 第47-49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中霉菌菌落总数的方差分析 | 第49-50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中细菌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50-52页 |
·气调储藏下细菌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 | 第50-51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方差分析 | 第51-52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品尝评分值的影响 | 第52-54页 |
·气调储藏下郑单 958 玉米品尝评分值的变化规律 | 第52-53页 |
·气调储藏下中农大 4 号玉米品尝评分值的变化规律 | 第53-54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馒头质构的影响 | 第54-56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 第56-60页 |
·郑单 958 玉米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 | 第56-59页 |
·郑单 958 玉米挥发性物质总峰面积的变化规律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第四章 气调储藏对玉米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 第61-6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1-62页 |
·材料 | 第61页 |
·试验材料 | 第61页 |
·实验试剂 | 第61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61页 |
·方法 | 第61-62页 |
·玉米储藏前处理 | 第61页 |
·玉米的模拟储藏 | 第61页 |
·取样方法 | 第61-62页 |
·直链淀粉测定 | 第62页 |
·粗脂肪测定 | 第62页 |
·醇溶蛋白测定 | 第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7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62-64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直链淀粉的变化规律 | 第62-63页 |
·气调储藏下玉米直链淀粉的方差分析 | 第63-64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粗脂肪的影响 | 第64-66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醇溶蛋白的影响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8-70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68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储藏指标的影响 | 第68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营养指标的影响 | 第68-69页 |
·气调储藏对玉米储藏时间的影响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