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基本乐科论文--视唱练耳论文

视唱练耳学科的传入及其在上海音乐学院(1966年前)的发展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前言第6-8页
第一章 视唱练耳学科传入我国之前第8-20页
 第一节 视唱练耳学科在西方的形成第8-11页
 第二节 中国古代音乐听觉教育的若干问题第11-14页
 第三节 音乐基本理论传入我国初期第14-17页
 第四节 学堂乐歌的影响第17-20页
第二章 视唱练耳学科传入我国初期(约1924-1937)第20-35页
 第一节 《新学制唱歌教科书》(1924)第20-24页
 第二节 国立音乐院到国立音专(1927-1937)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第24-30页
 第三节 《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1935)第30-35页
第三章 视唱练耳学科在国立音专-上海音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1937-1966)第35-52页
 第一节 法国视唱练耳教学体系在国立音专的发展(1937-1949)第35-41页
 第二节 法国视唱练耳教学体系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发展(1949-1955)第41-42页
 第三节 前苏联视唱练耳教学体系引入上海音乐学院第42-44页
 第四节 视唱练耳课程注入民族民间音乐的因素第44-49页
 第五节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视唱练耳教学第49-52页
第四章 继承、发展与创新第52-57页
结语第57-58页
附录一 《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之编辑大意第58-59页
附录二 部分教授访谈摘要第59-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后记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唐散乐的音乐研究
下一篇:从听觉到视觉、运动觉--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的内涵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