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绪论 | 第7-12页 |
(一) 缘起 | 第7-8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1、研究目的及方向 | 第8-9页 |
2、《大纲》与《划分》词语部分的对比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与《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概述 | 第12-14页 |
三、《大纲》与《划分》的性质与内容的比较 | 第14-20页 |
(一) 《大纲》与《划分》的性质 | 第14页 |
(二) 《大纲》与《划分》研制过程与方法 | 第14-16页 |
1、《大纲》研制过程与方法 | 第14-16页 |
2、《划分》研制过程与方法 | 第16页 |
(三) 《大纲》与《划分》收词依据与收词数量 | 第16-17页 |
1、《大纲》的收词依据与数量 | 第16-17页 |
2、《划分》的收词依据与数量 | 第17页 |
(四) 学科名称转变对《划分》的影响 | 第17-20页 |
1、“六大转变”的新思维 | 第19页 |
2、互联网基础上的大数据应用与语料库建成 | 第19-20页 |
四、《大纲》与《划分》的词语比较分析 | 第20-37页 |
(一) 词语等级变动情况 | 第20-31页 |
1、词语等级定义为“变动”的标准及依据 | 第20-21页 |
2、比较方法及工具 | 第21-22页 |
3、三个等级的词语统计分析 | 第22-31页 |
(二) 《汉语国际教育用词汇等级划分》新增词语类型及增加原因 | 第31-34页 |
1、非词成分 | 第31-33页 |
2、离合词 | 第33-34页 |
(三) 《汉语国际教育用词汇等级划分》删减词语类型及删减原因 | 第34-37页 |
1、不适应时代的词语 | 第34-35页 |
2、不适用于汉语学习者的词语 | 第35页 |
3、收录的常用格式的剔除 | 第35-37页 |
五、《大纲》与《划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37-40页 |
(一) 《大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37-38页 |
1、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2、建议 | 第38页 |
(二) 《划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38-40页 |
1、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2、建议 | 第39-40页 |
六、结语 | 第40-41页 |
附录 对赵玮老师的访谈记录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