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研究及教学策略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1.3.1 中介语理论 | 第15页 |
1.3.2 偏误分析理论 | 第15-16页 |
1.3.3 语言对比分析理论 | 第16-17页 |
第2章 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语音习得调查 | 第17-31页 |
2.1 泰国学生语音样本的采集 | 第17-20页 |
2.1.1 设计测试材料 | 第17-18页 |
2.1.2 选择测试对象 | 第18页 |
2.1.3 采集语音样本 | 第18页 |
2.1.4 实验步骤 | 第18-20页 |
2.2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习得调查结果 | 第20-31页 |
2.2.1 声母偏误形式及偏误率 | 第21-22页 |
2.2.2 韵母偏误形式及偏误率 | 第22-23页 |
2.2.3 声调偏误形式展示 | 第23-31页 |
第3章 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语音习得偏误分析 | 第31-42页 |
3.1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习得偏误描写 | 第31-36页 |
3.1.1 声母偏误类型 | 第31-32页 |
3.1.2 韵母偏误类型 | 第32-34页 |
3.1.3 声调偏误类型 | 第34-36页 |
3.2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习得偏误原因 | 第36-42页 |
3.2.1 母语负迁移 | 第36-37页 |
3.2.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第37-39页 |
3.2.3 文化因素负迁移 | 第39页 |
3.2.4 学习环境因素 | 第39-40页 |
3.2.5 学习者自身因素 | 第40-42页 |
第4章 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语音习得教学策略 | 第42-48页 |
4.1 声母教学策略 | 第42-43页 |
4.2 韵母教学策略 | 第43-44页 |
4.3 声调教学策略 | 第44-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附录一 语音韵母材料表 | 第51-52页 |
附录二 语音声调材料表 | 第52页 |
附录三 调查对象表 | 第52-53页 |
附录四 汉语四声音波图 | 第53-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