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零 引言 | 第9-17页 |
0.1 选题原因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0.1.1 选题原因 | 第9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0.2.1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0.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0.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11-16页 |
0.3.1 国外教师指令语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0.3.2 国内教师指令语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0.3.3 小结 | 第15-16页 |
0.4 语料来源及转写标注符号 | 第16-17页 |
0.4.1 语料来源 | 第16页 |
0.4.2 转写标注符号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教师指令语定义、分类及研究理论依据 | 第17-27页 |
1.1 教师指令语的定义 | 第17-18页 |
1.2 教师指令语的分类 | 第18-21页 |
1.2.1 教师指令语的分类标准 | 第18-19页 |
1.2.2 教师指令语的分类 | 第19-21页 |
1.3 教师指令语研究理论依据 | 第21-27页 |
1.3.1 言语行为理论 | 第21-22页 |
1.3.2 关联理论 | 第22-23页 |
1.3.3 可理解性输入理论 | 第23-24页 |
1.3.4 IRF话语分析结构模式 | 第24页 |
1.3.5 面子保全论 | 第24-25页 |
1.3.6 认知发展类型理论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教师指令语语言特征考察 | 第27-47页 |
2.1 词汇特征考察 | 第28-42页 |
2.1.1 动词及动词词组 | 第28-37页 |
2.1.2 代词 | 第37-39页 |
2.1.3 疑问词 | 第39-42页 |
2.2 句法特征考察 | 第42-44页 |
2.2.1 句型 | 第42-44页 |
2.2.2 句类 | 第44页 |
2.3 小结 | 第44-47页 |
第三章 教师指令语行为特征考察 | 第47-56页 |
3.1 教师直接指令语考察 | 第50-51页 |
3.1.1 简单式祈使句指令语 | 第50页 |
3.1.2 附加式祈使句指令语 | 第50-51页 |
3.2 教师间接指令语考察 | 第51-54页 |
3.2.1 疑问句间接指令语 | 第51-53页 |
3.2.2 陈述句间接指令语 | 第53-54页 |
3.3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教师指令语指令策略考察 | 第56-67页 |
4.1 命令类指令语考察 | 第57-59页 |
4.1.1 直接式指令语 | 第58页 |
4.1.2 施为式指令语 | 第58-59页 |
4.1.3 义务式指令语 | 第59页 |
4.2 请求类指令语考察 | 第59-62页 |
4.2.1 选择式指令语 | 第60页 |
4.2.2 请动式指令语 | 第60-61页 |
4.2.3 共动式指令语 | 第61-62页 |
4.3 建议类指令语考察 | 第62-65页 |
4.3.1 希望式指令语 | 第62-63页 |
4.3.2 暗示式指令语 | 第63页 |
4.3.3 可能式指令语 | 第63-64页 |
4.3.4 意见式指令语 | 第64页 |
4.3.5 意愿式指令语 | 第64-65页 |
4.4 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教师指令语的使用分析 | 第67-78页 |
5.1 教师指令语的有效性表达及分析 | 第67-69页 |
5.1.1 教师指令语有效性分布 | 第67页 |
5.1.2 无效指令原因 | 第67-69页 |
5.2 教师指令语的礼貌性表达及分析 | 第69-70页 |
5.2.1 简单式指令语中人称代词与动词词组使用情况 | 第69-70页 |
5.2.2 附加式指令语人称代词与动词词组使用情况 | 第70页 |
5.3 教师指令语认知性表达及分析 | 第70-76页 |
5.3.1 直接指令语中的认知层次考察 | 第70-73页 |
5.3.2 间接指令语中的认知层次考察 | 第73-76页 |
5.4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师指令语范式 | 第76-78页 |
5.4.1 认知表达的教师指令语范式 | 第76-77页 |
5.4.2 礼貌表达的教师指令语范式 | 第77页 |
5.4.3 高效表达的教师指令语范式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