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2.1 体像与体像烦恼的内涵 | 第13页 |
2.2 体像烦恼的测量 | 第13-15页 |
2.3 中学生体像烦恼的特征 | 第15-16页 |
2.4 体像烦恼与注意偏向 | 第16-20页 |
2.5 体像烦恼与注意偏向的关系研究 | 第20-21页 |
2.6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21-22页 |
3 研究一:中学生体像烦恼的现状调查 | 第22-40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3.3 结果及分析 | 第24-37页 |
3.4 讨论 | 第37-39页 |
3.5 结论 | 第39-40页 |
4 研究二:影响中学生体像烦恼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40-43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40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40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4.4 讨论 | 第42-43页 |
5 研究三:中学生体像烦恼的注意偏向研究 | 第43-47页 |
5.1 实验目的 | 第43页 |
5.2 实验假设 | 第43页 |
5.3 实验过程 | 第43-45页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5.5 讨论 | 第46-47页 |
6 建议与对策 | 第47-50页 |
6.1 关注和提高学生的自我体像满意度 | 第47页 |
6.2 对不同群体中学生的体像烦恼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 第47-48页 |
6.3 增强中学生体像烦恼心理辅导的专业性 | 第48页 |
6.4 构建中学生体像烦恼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体系 | 第48-50页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0-51页 |
7.1 研究不足 | 第50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50-51页 |
8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