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目的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一)错误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二)课堂纠错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三)对外汉语课堂纠错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三、本文相关研究工作 | 第13-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堂纠错的现状调查 | 第16-35页 |
一、课堂观察的设计实施与结果统计 | 第16-23页 |
(一)课堂观察的设计与实施 | 第16页 |
(二)课堂观察的结果统计 | 第16-23页 |
二、问卷调查的设计实施与结果统计 | 第23-32页 |
(一)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23-24页 |
(二)问卷的结果统计 | 第24-32页 |
三、访谈的设计实施与结果统计 | 第32-35页 |
(一)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第32页 |
(二)访谈的结果统计 | 第32-35页 |
第二章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堂纠错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5-41页 |
一、初级口语课堂纠错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一)忽视交际性练习中的语音错误 | 第35-36页 |
(二)打断学生的发言 | 第36页 |
(三)方式单一且不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 第36-37页 |
(四)频繁使用消极用语 | 第37-38页 |
二、初级口语课堂纠错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8-41页 |
(一)口语教学任务和重点认识不足 | 第38-39页 |
(二)学生个体因素的忽视 | 第39页 |
(三)教师纠错理论和能力的欠缺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堂纠错的遵循原则及教学建议 | 第41-48页 |
一、初级口语课堂纠错的遵循原则 | 第41-43页 |
(一)重点突出原则 | 第41页 |
(二)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原则 | 第41-42页 |
(三)针对性原则 | 第42页 |
(四)有效性原则 | 第42-43页 |
二、初级口语课堂纠错的教学建议 | 第43-48页 |
(一)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 第43-44页 |
(二)加强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 | 第44页 |
(三)根据课堂中心任务选择纠错重点 | 第44-45页 |
(四)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 | 第45-46页 |
(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纠错方式 | 第46-47页 |
(六)规范教师的纠错用语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