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生汉字习得偏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3页 |
第一章 韩国留学生汉字习得偏误的调查 | 第13-20页 |
第一节 调查的目的及对象 | 第13-14页 |
一、目的 | 第13页 |
二、对象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调查方式及过程 | 第14-15页 |
一、方式 | 第14页 |
二、过程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5-20页 |
一、数据统计 | 第15-18页 |
二、数据分析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韩国留学生汉字习得的偏误类型 | 第20-25页 |
第一节 汉字笔画、部件方面的偏误 | 第20-21页 |
一、汉字笔画方面的错误造成的偏误 | 第20-21页 |
二、汉字部件方面的错误造成的偏误 | 第21页 |
第二节 借用同音字、近音字方面的偏误 | 第21-22页 |
一、借用同音字造成的偏误 | 第21-22页 |
二、借用近音字造成的偏误 | 第22页 |
第三节 用形近字替代以及自行造字方面的偏误 | 第22-25页 |
一、用形近字替代造成的偏误 | 第22-23页 |
二、自行造字的偏误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汉字习得的偏误原因 | 第25-36页 |
第一节 汉韩文字的对比角度 | 第25-29页 |
一、汉字本身的复杂性 | 第26-27页 |
二、汉韩文字的差异性 | 第27-28页 |
三、汉韩文字的相似性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习得者的角度 | 第29-33页 |
一、母语知识的负迁移 | 第30-31页 |
二、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 第31-32页 |
三、目的语知识的不足造成的偏误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教学的角度 | 第33-36页 |
一、教学细节划分上的问题 | 第33-35页 |
二、教材选择上的问题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解决韩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策略 | 第36-46页 |
第一节 汉字教学的角度 | 第36-43页 |
一、区别性教学贯穿整个汉字教学过程 | 第36-39页 |
二、重视阶段性汉字教学 | 第39-40页 |
三、采用笔画与部件相结合教学 | 第40页 |
四、运用汉字的理据进行教学 | 第40-41页 |
五、使用灵活而有趣味的教学技巧 | 第41-42页 |
六、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 | 第42-43页 |
第二节 韩国留学生的角度 | 第43-46页 |
一、韩国留学生习得汉字的心理 | 第43-44页 |
二、合理调整韩国留学生学习方式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