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自立人格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1页
1 研究综述第11-21页
    1.1 自立人格的研究综述第11-15页
        1.1.1 自立人格的概念界定第11页
        1.1.2 自立人格的结构和维度第11-13页
        1.1.3 自立人格的测量第13页
        1.1.4 初中生自立人格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研究综述第15-20页
        1.2.1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概念界定第15页
        1.2.2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化的相关理论第15-17页
        1.2.3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测量第17-18页
        1.2.4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自立人格的相关研究第20-21页
2 研究设计第21-24页
    2.1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第21-22页
        2.1.1 问题提出第21页
        2.1.2 研究意义第21-22页
        2.1.3 研究假设第22页
    2.2 研究方法第22-24页
        2.2.1 研究对象第22页
        2.2.2 研究工具第22-23页
        2.2.3 研究过程第23-24页
3 结果分析第24-39页
    3.1 初中生自立人格的现状第24-31页
        3.1.1 初中生自立人格的基本情况第24页
        3.1.2 初中生自立人格及其各维度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比较第24-25页
        3.1.3 初中生自立人格及其各个维度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的交互分析第25-26页
        3.1.4 初中生自立人格及其各维度在年级和是否独生上的差异比较第26-27页
        3.1.5 初中生自立人格及其各个维度在年级和是否独生变量上的交互分析第27-28页
        3.1.6 初中生自立人格及其各维度在年级和生源地上的差异比较第28-29页
        3.1.7 初中生自立人格及其各个维度在年级和生源地变量上的交互分析第29-30页
        3.1.8 初中生的自立人格在是否班干部的差异第30-31页
    3.2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现状第31-37页
        3.2.1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基本情况第31-32页
        3.2.2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在性别上的差异第32页
        3.2.3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在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第32-33页
        3.2.4 初中生家庭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及其各维度在年级和生源地上的差异比较第33-34页
        3.2.5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及其各个维度在年级和生源地变量上的交互分析第34-35页
        3.2.6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及其各维度在是否班干部和生源地上的差异比较第35-36页
        3.2.7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及其各个维度在是否班干部和生源地变量上的交互分析第36-37页
    3.3 初中生自立人格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关系研究第37-39页
        3.3.1 初中生自立人格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第37-38页
        3.3.2 初中生自立人格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回归分析第38-39页
4 讨论第39-46页
    4.1 初中生自立人格的现状第39-41页
        4.1.1 初中生自立人格的整体特点第39页
        4.1.2 初中生自立人格及其各个维度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的交互分析第39-40页
        4.1.3 初中生自立人格及其各个维度在年级和是否独生变量上的交互分析第40页
        4.1.4 初中生自立人格及其各维度在年级和生源地上的差异比较第40-41页
        4.1.5 初中生自立人格在是否班干部上的差异第41页
    4.2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水平的现状第41-43页
        4.2.1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水平的整体特点第41页
        4.2.2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性别差异第41-42页
        4.2.3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水平在是否独生的差异第42页
        4.2.4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及其各个维度在年级和生源地变量上的交互分析第42-43页
        4.2.5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及其各个维度在是否班干部和生源地变量上的交互分析第43页
    4.3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水平与自立人格的关系第43-44页
        4.3.1 初中生自立人格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水平的相关第43-44页
        4.3.2 初中生自立人格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水平的回归分析第44页
    4.4 研究的不足第44-46页
5 建议第46-49页
    5.1 重视家庭参与度,从家庭建设入手第46页
    5.2 强调家庭成员共处的时间和空间第46-47页
    5.3 培养兴趣爱好的一致性,帮助情感亲近和忠诚关系的形成第47-48页
    5.4 重视自立人格培养,体验多方面共同塑造第48页
    5.5 自我提升,积极主动完善自立人格第48-49页
6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中生英语学习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承诺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