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汉语学习者主语零形式习得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17页 |
·选题缘起 | 第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汉语、德语及主语零形式情况 | 第15-17页 |
·汉语与主语零形式 | 第15页 |
·德语与主语零形式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本体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 第17页 |
·二语习得领域内的相关研究 | 第17-23页 |
·偏误分析 | 第17-18页 |
·参数设置 | 第18-19页 |
·相关实证研究 | 第19-23页 |
·空主语参数设置的标记性 | 第19-20页 |
·空主语设置的迁移 | 第20-21页 |
·习得过程中的特点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研究问题 | 第23页 |
·实验设计 | 第23-24页 |
·语料收集 | 第24-26页 |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27-38页 |
·实验一 汉语水平与主语零形式 | 第27-29页 |
·汉语水平与主语零形式的使用情况 | 第27-28页 |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汉语水平与话题零形式的使用 | 第28-29页 |
·实验二 主语性质与主语零形式 | 第29-30页 |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29页 |
·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实验三 主语位置与主语零形式 | 第30-31页 |
·主语位置与主语零形式使用情况 | 第30-31页 |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30页 |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高级组分句主语零形式与分句主语代词 | 第31页 |
·实验四 语料种类与主语零形式 | 第31-38页 |
·语体因素 | 第31-33页 |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32页 |
·语料选取 | 第32页 |
·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产出方式因素 | 第33-35页 |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33-34页 |
·语料选取 | 第34页 |
·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语料主题因素 | 第35-38页 |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35页 |
·语料选取 | 第35-36页 |
·数据处理 | 第36-38页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第38-46页 |
·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及主语零形式的习得 | 第38-39页 |
·主语的性质及主语零形式的习得 | 第39-40页 |
·主语的位置及主语零形式的习得 | 第40-41页 |
·语料种类与主语零形式的使用 | 第41-46页 |
·语料语体因素 | 第41-42页 |
·语料产出因素 | 第42-43页 |
·语料主题因素 | 第43-4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