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7-13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研究目的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质性研究 | 第8-9页 |
·从跨文化适应问题的发现到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 第9-11页 |
·有关跨文化心理学视角的研究 | 第11页 |
·有关跨文化交际学视角的研究 | 第11页 |
·比较教育学视角的研究 | 第11-12页 |
·小结 | 第12-13页 |
2.赴塔中方汉语教师跨文化适应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及分析 | 第13-84页 |
·塔国中方汉语教师主客观情况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 | 第13-24页 |
·中方汉语教师赴塔国的原因和目的 | 第13-17页 |
·中方汉语教师赴塔国前的状况调查 | 第17-24页 |
·塔国中方汉语教师的社会活动适应状况访谈和分析 | 第24-84页 |
·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适应 | 第24-56页 |
·语言适应 | 第56-59页 |
·人际交往适应 | 第59-70页 |
·心理适应 | 第70-72页 |
·塔国中方汉语教师对汉语教师职业的评价 | 第72-77页 |
·塔国中方汉语教师对塔国的评价 | 第77-79页 |
·塔国人民对中国人的评价 | 第79-84页 |
3.研究发现及建议 | 第84-91页 |
·赴塔中方汉语教师跨文化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 第84-87页 |
·中方汉语教师在日常生活存在的问题 | 第84-85页 |
·语言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 第85页 |
·人际交往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 第85-87页 |
·心理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 第87页 |
·相应对策 | 第87-91页 |
·日常生活——提供衣食住行的信息,教学上手段多样,以提高兴趣为主 | 第87-89页 |
·语言——语言强化和辅导手段多样化 | 第89-90页 |
·人际交往——发挥孔子学院的组织作用,为促进中方汉语教师和当地人民友好交往创造机会 | 第90页 |
·心理——注重对心理适应过程的干预 | 第90-91页 |
结语 | 第91-92页 |
附录 | 第92-97页 |
附录一 受访者信息 | 第92-94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第94-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99-100页 |
后记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