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鲜切果蔬的定义及特点 | 第12页 |
·鲜切果蔬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前景 | 第12-13页 |
·鲜切果蔬的加工工艺 | 第13-16页 |
·原料的选择 | 第13-14页 |
·冲洗消毒 | 第14页 |
·去皮、切分和修整 | 第14-15页 |
·护色和漂洗 | 第15页 |
·沥干 | 第15-16页 |
·涂膜包装 | 第16页 |
·贮藏 | 第16页 |
·鲜切果蔬品质的特征变化 | 第16-18页 |
·褐变 | 第16-17页 |
·产生异味 | 第17页 |
·失重变软 | 第17-18页 |
·营养物质的流失 | 第18页 |
·鲜切果蔬品质变化的原因 | 第18-19页 |
·生理生化因素 | 第18-19页 |
·微生物的侵害 | 第19页 |
·鲜切果蔬品质保持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褐变抑制和保鲜剂的选择 | 第19-21页 |
·低温冷链保藏 | 第21-22页 |
·微生物控制技术 | 第22-23页 |
·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MAP)保鲜 | 第23-24页 |
·涂膜保鲜 | 第24页 |
·其它保鲜技术 | 第24-25页 |
·本课题所选试材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鲜切苹果 | 第25-26页 |
·鲜切梨 | 第26-2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不同护色保鲜剂对鲜切果片贮藏品质的影响 | 第28-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试验材料 | 第28-29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9-30页 |
·处理方法 | 第30页 |
·护色剂的筛选及用量范围的确定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58页 |
·L-半胱氨酸对鲜切果片的保鲜效果的研究 | 第31-35页 |
·柠檬酸对鲜切果片的保鲜效果的研究 | 第35-39页 |
·VC对鲜切果片的保鲜效果的研究 | 第39-43页 |
·氯化钠对鲜切果片的保鲜效果的研究 | 第43-47页 |
·氯化钙对鲜切果片的保鲜效果的研究 | 第47-51页 |
·草酸对鲜切果片的保鲜效果的研究 | 第51-54页 |
·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涂膜对鲜切果片的保鲜效果的研究 | 第54-58页 |
·讨论 | 第58-61页 |
第三章 复合护色保鲜剂的筛选及应用条件的研究 | 第61-7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试验材料 | 第61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61-63页 |
·处理方法 | 第63页 |
·试验设计 | 第63-64页 |
·数据处理 | 第64页 |
·结果分析 | 第64-71页 |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64-68页 |
·最佳复合护色保鲜液与亚硫酸氢钠的防褐变效果比较 | 第68-69页 |
·最佳复合护色保鲜液结合壳聚糖涂膜的处理条件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第四章 复合保鲜处理对鲜切果片贮藏性能的影响 | 第73-8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3-76页 |
·试验材料 | 第73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73-76页 |
·处理方法 | 第76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6-81页 |
·复合保鲜处理对鲜切果片的褐变度(L~*值)和失重率的影响 | 第76-78页 |
·复合保鲜处理对鲜切果片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硬度的影响 | 第78-80页 |
·复合保鲜处理对鲜切果片的VC含量的影响 | 第80页 |
·保鲜处理对鲜切果片的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80-81页 |
·讨论 | 第81-8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2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