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粪肠球菌TG2细菌素的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8-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9页
        1.1.1 防腐剂的开发与利用第8页
        1.1.2 乳酸菌细菌素的研究与利用第8-9页
    1.2 细菌素综述第9-12页
        1.2.1 细菌素定义第9-10页
        1.2.2 细菌素分类第10页
        1.2.3 细菌素的结构第10-11页
        1.2.4 细菌素的抑菌谱第11页
        1.2.5 细菌素的抑菌机理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2-15页
        1.3.1 细菌素活性测定第12-13页
        1.3.2 细菌素效价的分析第13页
        1.3.3 影响细菌素活性的因素第13-14页
        1.3.4 细菌素的分离与纯化第14页
        1.3.5 细菌素的理化性质第14-15页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5-17页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2章 TG2培养液抑菌物质的性质鉴定以及培养条件的优化第18-28页
    2.1 试验材料第18-19页
        2.1.1 供试菌种第18页
        2.1.2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第18-19页
        2.1.3 仪器设备第19页
    2.2 试验方法第19-22页
        2.2.1 培养液抑菌物质的性质鉴定第19-21页
        2.2.2 粪肠球菌TG2培养条件的优化第21-2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2-26页
        2.3.1 培养液抑菌物质性质鉴定结果第22-23页
        2.3.2 抑菌物质最佳条件的确定第23-26页
    2.4 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粪肠球菌TG2抑菌物质的纯化第28-44页
    3.1 试验材料第28-30页
        3.1.1 试验试剂第28-30页
        3.1.2 仪器设备第30页
    3.2 缓冲溶液以及试剂的配制第30-31页
        3.2.1 缓冲溶液的配制第30-31页
        3.2.2 不同金属阳离子溶液的配制第31页
    3.3 试验方法第31-36页
        3.3.1 细菌素效价的测定第31页
        3.3.2 考马斯亮蓝染色的方法测定蛋白的含量第31-32页
        3.3.3 抑菌物质纯化第32-34页
        3.3.4 Tricine-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34-36页
        3.3.5 抑菌物质序列的测定第36页
    3.4 结果和讨论第36-43页
        3.4.1 蛋白含量的测定第36-37页
        3.4.2 抑菌物质纯化摸索实验的结果第37-39页
        3.4.3 抑菌物质的分离纯化第39-40页
        3.4.4 抑菌物质纯化得率第40-41页
        3.4.5 抑菌物质的分子量第41-42页
        3.4.6 抑菌物质序列测定结果第42-43页
    3.5 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细菌素理化性质的研究第44-56页
    4.1 试验材料第44-45页
        4.1.1 试验仪器第44页
        4.1.2 试验试剂材料第44-45页
    4.2 试验方法第45-48页
        4.2.1 酶对于细菌素活性的影响第45-46页
        4.2.2 温度对于细菌素活性的影响第46页
        4.2.3 pH对于细菌素活性的影响第46-47页
        4.2.4 表面活性剂对细菌素活性的影响第47页
        4.2.5 金属离子对细菌素活性的影响第47页
        4.2.6 盐浓度对于细菌素活性的影响第47-48页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8-54页
        4.3.1 酶对于细菌素活性影响的结果第48-49页
        4.3.2 温度对于细菌素活性影响的结果第49-50页
        4.3.3 pH对于细菌素活性影响的结果第50-51页
        4.3.4 表面活性剂对细菌素活性影响的结果第51-52页
        4.3.5 金属离子对细菌素活性影响的结果第52-53页
        4.3.6 盐对细菌素活性影响的结果第53-54页
    4.4 小结第54-56页
第5章 粪肠球菌TG2的抑菌谱及其安全性评价第56-64页
    5.1 试验材料第56-58页
        5.1.1 供试菌株第56页
        5.1.2 抑菌谱的指示菌株第56-57页
        5.1.3 培养基和主要药品第57页
        5.1.4 试验主要仪器第57-58页
    5.2 试验方法第58-60页
        5.2.1 粪肠球菌TG2抑菌谱的确定第58页
        5.2.2 粪肠球菌TG2毒性因子的确定第58-6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0-63页
        5.3.1 粪肠球菌TG2抑菌谱第60-62页
        5.3.2 粪肠球菌TG2毒性因子的确定第62-63页
    5.4 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结论第64页
    6.2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棕榈油熔融层结晶相平衡及介稳区性质的研究
下一篇:聚苯乙烯—石墨烯微球制备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