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熔融层结晶相平衡及介稳区性质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8页 |
1.1 油脂分提技术的介绍 | 第8-10页 |
1.1.1 油脂分提的意义和方法 | 第8页 |
1.1.2 油脂分提的机理 | 第8-9页 |
1.1.3 影响油脂分提的因素 | 第9-10页 |
1.2 棕榈油的介绍及应用 | 第10-11页 |
1.2.1 棕榈油 | 第10页 |
1.2.2 棕榈油的分类 | 第10-11页 |
1.3 熔融结晶 | 第11-15页 |
1.3.1 熔融结晶技术 | 第11-12页 |
1.3.2 熔融结晶技术的原理 | 第12-14页 |
1.3.3 熔融结晶技术的分类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第2章 棕榈油甘油三酸酯二元体系相行为的研究 | 第18-46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1.1 相平衡理论 | 第18-19页 |
2.1.2 相图 | 第19-20页 |
2.1.3 固液相图的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2 实验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2-23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5-44页 |
2.3.1 冷却阶段数据与分析 | 第26-33页 |
2.3.2 熔融阶段数据与分析 | 第33-41页 |
2.3.3 结晶及熔化焓变分析 | 第41-43页 |
2.3.4 熔融相图分析 | 第43-44页 |
2.4 实验结论 | 第44-46页 |
第3章 棕榈油介稳区,诱导期的测定与分析 | 第46-66页 |
3.1 文献综述 | 第46-50页 |
3.1.1 引言 | 第46页 |
3.1.2 介稳区概述 | 第46-47页 |
3.1.3 诱导期概述 | 第47-48页 |
3.1.4 诱导期计算 | 第48-50页 |
3.2 实验研究内容 | 第50-66页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0页 |
3.2.2 介稳区的测定 | 第50-59页 |
3.2.3 诱导期的测定 | 第59-66页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8页 |
4.1 结论 | 第66页 |
4.2 论文创新点 | 第66-67页 |
4.3 建议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发表论文情况及说明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