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问句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0页 |
1.1.1 理论层面 | 第10页 |
1.1.2 实践层面 | 第10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1.2.1 留学生口语教学 | 第10-13页 |
1.2.2 汉语正反问句研究 | 第13-15页 |
1.2.3 留学生汉语句式习得研究 | 第15-17页 |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理论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语料来源 | 第18-19页 |
2. 留学生口语正反问句偏误分析 | 第19-30页 |
2.1 《HSK语法等级大纲》中的正反问句类型 | 第19-20页 |
2.2 留学生偏误类型 | 第20-25页 |
2.2.1 句法成分遗漏 | 第21-22页 |
2.2.2 句法成分误加 | 第22-23页 |
2.2.3 句法成分误代 | 第23页 |
2.2.4 句法成分错序 | 第23-25页 |
2.2.5 语言使用不当 | 第25页 |
2.3 留学生偏误分析 | 第25-30页 |
2.3.1 自身母语负迁移作用 | 第26页 |
2.3.2 目的语知识不足影响 | 第26-27页 |
2.3.3 语用价值认识不清晰 | 第27-28页 |
2.3.4 错误学习策略的干扰 | 第28-29页 |
2.3.5 畏难学习情绪负作用 | 第29-30页 |
3. 口语教材中正反问句的编排情况 | 第30-38页 |
3.1 《发展汉语》口语教材编排情况 | 第30-31页 |
3.2 《发展汉语》正反问句选取情况 | 第31-38页 |
3.2.1 四类正反问句总体分布情况 | 第31-32页 |
3.2.2 分册教材四类正反问句情况 | 第32-34页 |
3.2.3 四类正反问句分册出现趋势 | 第34-38页 |
4. 正反问句教学相关建议 | 第38-45页 |
4.1 教材编排建议 | 第38-42页 |
4.1.1 应进行口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区别 | 第38-39页 |
4.1.2 应加强正反问句句末语气词总结 | 第39-40页 |
4.1.3 应合理安排学习目标和句式顺序 | 第40-42页 |
4.2 教学策略建议 | 第42-45页 |
4.2.1 关于教学安排的建议 | 第42页 |
4.2.2 关于教学顺序的建议 | 第42-43页 |
4.2.3 关于教学方法的建议 | 第43-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