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况结构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0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比况结构的本体研究 | 第10-13页 |
1.2.2 比况结构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第13页 |
1.3 研究理论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2 比况结构概述与教材比况结构编排情况 | 第15-28页 |
2.1 比况结构概述 | 第15-21页 |
2.1.1 比况结构的界定 | 第15-17页 |
2.1.2 比况结构的句法特点 | 第17-19页 |
2.1.3 比况结构的语义类型 | 第19-21页 |
2.2 教材比况结构编排情况 | 第21-28页 |
2.2.1 《HSK语法等级大纲》比况结构类型 | 第21-23页 |
2.2.2 教材比况结构选取情况 | 第23-25页 |
2.2.3 教材比况结构编排情况 | 第25-28页 |
3 留学生比况结构偏误分析 | 第28-39页 |
3.1 偏误类型 | 第28-33页 |
3.1.1 遗漏 | 第28-30页 |
3.1.2 错序 | 第30页 |
3.1.3 误加 | 第30-31页 |
3.1.4 偏误类型统计 | 第31-33页 |
3.2 偏误分析 | 第33-39页 |
3.2.1 从“教”的方面看 | 第33-36页 |
3.2.2 从“学”的方面看 | 第36-39页 |
4 比况结构教材与教学相关建议 | 第39-51页 |
4.1 教材编排相关建议 | 第39-43页 |
4.1.1 应遵循适度原则 | 第39-40页 |
4.1.2 应遵循均衡性原则 | 第40-41页 |
4.1.3 应遵循针对性原则 | 第41-42页 |
4.1.4 应遵循分散原则 | 第42-43页 |
4.2 教学策略相关建议 | 第43-51页 |
4.2.1 应联系相关结构进行比较教学 | 第43-46页 |
4.2.2 应加强相关知识点教学 | 第46-48页 |
4.2.3 应将习得与学得有机结合进行教学 | 第48-49页 |
4.2.4 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 | 第49-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