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

酶解提高燕麦粉抗氧化活性的作用机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9页
    1.1 燕麦的营养与加工第14-16页
        1.1.1 燕麦概述第14页
        1.1.2 燕麦的营养组分与功能第14-16页
        1.1.3 燕麦的加工现状第16页
    1.2 生物加工对谷物品质的影响第16-19页
        1.2.1 发芽对谷物品质的影响第16-17页
        1.2.2 发酵对谷物品质的影响第17-18页
        1.2.3 酶解对谷物品质的影响第18-19页
    1.3 燕麦多酚的研究概况第19-23页
        1.3.1 多酚的分类第19-21页
        1.3.2 多酚的功能活性第21-23页
    1.4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第23-26页
        1.4.1 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第23-24页
        1.4.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24-26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6页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6-29页
        1.6.1 研究内容第26-28页
        1.6.2 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二章 不同酶解处理对燕麦粉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第29-62页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第29-30页
        2.1.1 实验材料第29页
        2.1.2 主要试剂第29-30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第30页
    2.2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30-33页
        2.2.1 燕麦淀粉、分离蛋白(OPI)及麸皮的制备第30-31页
        2.2.2 酶解处理第31页
        2.2.3 多酚物质的提取第31-32页
        2.2.4 总多酚含量的测定第32页
        2.2.5 多酚组分的测定(HPLC-DAD)第32页
        2.2.6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第32-33页
        2.2.7 统计分析第33页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3-60页
        2.3.1 酶解处理对燕麦粉中可提取的总多酚含量的影响第33-35页
        2.3.2 酶解处理对燕麦粉中可提取的多酚组分的影响第35-41页
        2.3.3 酶解处理对燕麦粉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第41-47页
        2.3.4 酶解处理对燕麦分离组分中可提取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影响第47-54页
        2.3.5 酶解处理对燕麦分离组分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第54-58页
        2.3.6 不同酶解处理释放燕麦粉中酚类物质的作用机制第58-60页
    2.4 小结第60-62页
第三章 燕麦淀粉水解所得未知抗氧化物质的确定与分离纯化第62-75页
    3.1 材料与仪器设备第62-63页
        3.1.1 实验样品第62页
        3.1.2 主要材料和试剂第62-63页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63页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63-65页
        3.2.1 燕麦淀粉的酶解处理第63页
        3.2.2 燕麦淀粉水解所得未知抗氧化物质(UK)的提取第63页
        3.2.3 薄层层析(TLC)条件优化第63-64页
        3.2.4 薄层层析法制备UK第64页
        3.2.5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UK第64页
        3.2.6 抗氧化活性测定第64-65页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5-73页
        3.3.1 淀粉酶水解淀粉对UK产量的影响第65-66页
        3.3.2 薄层层析的条件优化第66-67页
        3.3.3 薄层层析分离纯化UK第67-68页
        3.3.4 UK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第68-69页
        3.3.5 UK的抗氧化活性第69-73页
    3.4 小结第73-75页
第四章 燕麦淀粉水解所得未知抗氧化物质的抗肿瘤活性第75-91页
    4.1 材料与仪器设备第76-77页
        4.1.1 实验材料第76页
        4.1.2 主要试剂、材料第76页
        4.1.3 主要仪器设备第76-77页
    4.2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77-80页
        4.2.1 UK样品的配制第77页
        4.2.2 细胞培养第77页
        4.2.3 细胞活力与增殖测定第77页
        4.2.4 细胞周期和凋亡实验第77-78页
        4.2.5 肿瘤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检测第78-80页
        4.2.6 MMPs和pSTATs分析第80页
        4.2.7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80页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80-89页
        4.3.1 UK处理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第80-81页
        4.3.2 UK处理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第81-83页
        4.3.3 UK处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第83-85页
        4.3.4 UK处理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第85-86页
        4.3.5 UK处理对pSTATs和MMPs的影响第86-89页
    4.4 小结第89-91页
第五章 燕麦淀粉水解所得未知抗氧化物质的结构鉴定第91-100页
    5.1 材料与仪器设备第91-92页
        5.1.1 实验材料第91页
        5.1.2 主要试剂第91页
        5.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91-92页
    5.2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92页
        5.2.1 燕麦淀粉的酶解处理第92页
        5.2.2 UK物质的提取与制备第92页
        5.2.3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UK第92页
        5.2.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第92页
        5.2.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92页
        5.2.6 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第92页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92-98页
        5.3.1 UK的外观形态第92-93页
        5.3.2 UK的结构解析第93-98页
    5.4 小结第98-100页
第六章 燕麦淀粉水解所得抗氧化物质的产生条件第100-109页
    6.1 材料与仪器设备第100-101页
        6.1.1 实验材料第100页
        6.1.2 主要试剂第100页
        6.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100-101页
    6.2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101-102页
        6.2.1 燕麦淀粉的制备第101页
        6.2.2 燕麦淀粉的酶解处理第101页
        6.2.3 UK物质的提取第101页
        6.2.4 UK物质的制备第101页
        6.2.5 DE(dextrose equivalent)值的测定第101-102页
        6.2.6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UK第102页
        6.2.7 扫描电子显微镜制样和观察第102页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02-108页
        6.3.1 淀粉酶水解处理对UK含量的影响第102-103页
        6.3.2 淀粉酶解程度(DE值)对UK含量的影响第103-104页
        6.3.3 淀粉酶水解处理对淀粉微观形态的影响第104-106页
        6.3.4 溶剂中的HCl对UK含量的影响第106-108页
    6.4 小结第108-109页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109-112页
    7.1 结论第109-110页
    7.2 创新点第110-111页
    7.3 问题与展望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作者简介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磁控适配体传感体系的农产品中典型霉菌毒素检测研究
下一篇:9Cr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强化机理研究及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