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原理论文--船舶结构力学论文--船舶结构强度论文

纵向箱型梁船体结构极限强度和抗损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2 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钢结构极限状态设计理论与方法第15-29页
    2.1 引言第15-16页
    2.2 极限状态的定义和分类第16-17页
        2.2.1 最终极限状态(ULS)第16页
        2.2.2 可服务性极限状态(SLS)第16-17页
        2.2.3 疲劳极限状态(FLS)第17页
        2.2.4 意外极限状态(ALS)第17页
    2.3 结构的塑性性能第17-20页
        2.3.1 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第17-19页
        2.3.3 屈服条件第19-20页
    2.4 结构的屈曲、后屈曲特性和极限强度第20-28页
        2.4.1 结构失稳类型第21-23页
        2.4.2 稳定的判别准则第23-24页
        2.4.3 稳定性问题的 FEM 研究方法第24-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船体结构的极限性能第29-49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平板的非线性性能和极限强度第29-34页
        3.2.1 板的弯曲第29-30页
        3.2.2 板的屈曲第30-31页
        3.2.3 板的后屈曲和极限强度第31-33页
        3.2.4 边界约束的影响第33-34页
    3.3 加筋板单元的失效模式第34-37页
    3.4 整块加筋板的极限强度和后崩溃强度第37-42页
        3.4.1 加筋板失效模式第37-40页
        3.4.2 加筋板极限强度经验公式第40页
        3.4.3 加筋板后后崩溃强度和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第40-42页
    3.5 船体梁极限强度的直接计算方法第42-44页
        3.5.1 有效带板宽度第42-43页
        3.5.2 箱型梁极限弯矩第43-44页
        3.5.3 船体梁极限弯矩第44页
    3.6 船体梁极限强度的渐进破坏分析方法第44-46页
    3.7 船体梁极限强度的模型试验和实例第46-48页
    3.8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纵向箱型梁对船体结构极限性能的影响研究第49-67页
    4.1 引言第49-50页
    4.2 甲板纵向抗损结构设计第50-53页
        4.2.1 结构形式第50-51页
        4.2.2 稳定性设计第51-53页
    4.3 箱形抗损结构对甲板板架极限强度(ULS 性能)的影响第53-59页
        4.3.1 边界约束的影响第55-57页
        4.3.2 材料屈服极限的影响第57-58页
        4.3.3 箱型梁加强的影响第58-59页
    4.4 纵向箱型梁对船体梁极限强度(ULS 性能)的影响第59-66页
        4.4.1 基于渐进崩溃思想的Smith 方法第60-64页
        4.4.2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第64-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反舰武器毁伤效应和舰艇战损模型第67-89页
    5.1 引言第67-68页
    5.2 反舰武器毁伤效应第68-76页
        5.2.1 舰炮,水雷的毁伤效应第68-69页
        5.2.2 航空炸弹(包括自杀飞机)对水面舰艇的毁伤第69-71页
        5.2.3 鱼雷对水面舰艇的毁伤第71-72页
        5.2.4 反舰导弹对水面舰艇的毁伤第72-76页
    5.3 舰船破坏和损伤模型第76-88页
        5.3.1 破裂损伤(结构局部完全失效)第77-87页
        5.3.2 变形损伤第87-88页
    5.4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纵向箱型梁对甲板受损船体剩余强度的影响研究第89-111页
    6.1 引言第89-90页
    6.2 剩余强度的定义和衡准第90-92页
    6.3 船体局部剩余强度第92-104页
        6.3.1 平板剩余强度第92-98页
        6.3.2 加筋板的剩余强度第98-104页
    6.4 船体总纵剩余强度第104-110页
        6.4.1 各类破损对剖面几何特性的影响第104-107页
        6.4.2 各类破损对极限弯矩的影响第107-110页
    6.5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11-113页
    7.1 引言第111页
    7.2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第111-112页
    7.3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及展望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9-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并联式ISG混合动力总成设计与性能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整数规划的轿车物流配载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