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原理论文--船舶结构力学论文

考虑航速的汽车滚装船疲劳强度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引言第11-12页
   ·船舶结构疲劳强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2-14页
     ·疲劳简化计算法和直接计算法第12-13页
     ·船体结构疲劳评估仍需完善的内容第13-14页
   ·船舶运动和波浪载荷的发展动态和研究现状第14-15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中的关键技术第16-17页
第2章 疲劳评估的基本理论第17-28页
   ·引言第17页
   ·S-N 曲线和疲劳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17-21页
     ·S-N 曲线第17-18页
     ·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第18-21页
   ·疲劳评估的简化计算方法第21-22页
   ·疲劳评估的直接计算方法第22-23页
   ·疲劳谱分析法第23-27页
     ·概述第23页
     ·应力响应的传递函数第23-24页
     ·应力的响应谱第24-25页
     ·应力范围的短期分布第25页
     ·应力范围的长期分布第25-26页
     ·疲劳累积损伤度计算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时域内波浪载荷的计算理论第28-36页
   ·引言第28页
   ·三维线性势流理论基础第28-31页
     ·基本假定第28-29页
     ·船舶在规则波中的运动坐标系第29页
     ·速度势的求解第29-31页
   ·三维时域Rankine 源法第31-34页
     ·三维 Rankine 源法的概述第31-32页
     ·三维 Rankine 源法的理论第32-34页
   ·波浪载荷的短期及长期预报第34-35页
     ·短期预报第34-35页
     ·长期预报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滚装船时域内波浪载荷预报第36-58页
   ·引言第36页
   ·滚装船主尺度及主要装载工况第36-37页
   ·三维水动力计算模型第37-39页
     ·湿表面模型第37-38页
     ·质量模型第38-39页
   ·滚装船的遭遇波浪第39-43页
   ·波浪诱导运动及载荷计算结果第43-49页
   ·波浪诱导运动及载荷响应函数第49-53页
   ·波浪载荷的长期预报第53-54页
   ·滚装船波浪诱导运动和波浪载荷的航速效应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滚装船整船强度分析第58-68页
   ·引言第58页
   ·整船强度计算的基本思路第58-59页
   ·设计波法的基本原理第59-60页
     ·设计波的概念第59页
     ·主要载荷参数第59-60页
     ·设计波系统的确定第60页
   ·结构有限元模型第60-62页
     ·模型坐标系第60-61页
     ·模型单元第61页
     ·材料参数第61页
     ·边界条件第61-62页
   ·计算状态的选取及设计波参数的确定第62-63页
     ·计算状态第62页
     ·设计波参数第62-63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3-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考虑航速的船体疲劳强度研究第68-82页
   ·引言第68页
   ·滚装船疲劳校核部位的确定第68-70页
     ·滚装船的结构特点第68-69页
     ·滚装船的疲劳校核位置第69-70页
   ·疲劳评估的流程及计算相关参数选取第70-73页
     ·波浪谱第71页
     ·海况统计资料第71-72页
     ·航速的选择第72页
     ·浪向角和频率的选择第72页
     ·S-N 曲线的选择第72-73页
   ·疲劳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3-80页
     ·Fr.112 疲劳校核区域计算结果第73-75页
     ·Fr.108 疲劳校核区域计算结果第75-77页
     ·Fr.98 疲劳校核区域计算结果第77-80页
   ·浪向角对于疲劳损伤的贡献率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总结与展望第82-85页
 1 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第82-83页
 2 研究工作结论第83页
 3 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大摘要第90-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功率石油平台支援船(OSV)型线设计研究
下一篇:具有波浪补偿的高性能海洋平台双折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