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引言 | 第10页 |
·纳豆菌简介 | 第10-12页 |
·纳豆菌在细菌学上定义 | 第10-11页 |
·纳豆菌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 第11页 |
·纳豆菌的作用 | 第11-12页 |
·纳豆激酶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2-13页 |
·国内外同类产品和技术情况 | 第13-14页 |
·项目特色 | 第14页 |
·市场预测和发展趋势 | 第14页 |
·研究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纳豆菌种的复壮、改良和优化 | 第16-26页 |
·材料 | 第16-17页 |
·菌种 | 第16页 |
·试剂 | 第16页 |
·仪器设备 | 第16-17页 |
·方法 | 第17-25页 |
·纳豆激酶酶活力测定方法 | 第17页 |
·复壮方法 | 第17-18页 |
·改良和优化方法 | 第18-19页 |
·鉴定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3页 |
·鉴定结果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纳豆激酶50L 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 第26-31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试验结果 | 第26页 |
·50L 罐发酵放大试验 | 第26-29页 |
·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26-27页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27页 |
·研究采用的工艺路线为 | 第27-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100L 和500L 罐发酵扩大试验 | 第31-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100L 和500L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31页 |
·100L 和500L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1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1-33页 |
·100L 和500L 发酵培养基优化结果 | 第31-32页 |
·发酵前期24h 内未补加葡萄糖与补加葡萄糖的产酶比较 | 第32页 |
·接种量对发酵酶活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五章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和冻干粉制备 | 第34-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4页 |
·测定方法 | 第34页 |
·电泳方法 | 第34页 |
·分离纯化方法 | 第34-35页 |
·纳豆激酶冻干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纳豆激酶酶学性质研究试验方法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硫酸铵盐析结果 | 第36页 |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层析 | 第36-37页 |
·CM-Sepharose Fast Flow 层析 | 第37页 |
·Penpyl- Sepharose Cl-48 层析 | 第37页 |
·优化的分离纯化步骤 | 第37-39页 |
·电泳结果分析 | 第39页 |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扩大试验 | 第39-40页 |
·纳豆激酶冻干粉研制试验 | 第40-41页 |
·纳豆激酶酶学性质研究试验结果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一、结论 | 第45页 |
二、创新点 | 第45页 |
三、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件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