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尔歌剧《尤利乌斯·愷撒》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章 本文的研究立场与方法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尤利乌斯·愷撒》脚本分析 | 第16-30页 |
第一节 剧目简介与脚本说明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剧情梗概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戏剧分析 | 第19-30页 |
一、纵向结构 | 第20-25页 |
(一)情节线索 | 第21-22页 |
1、主线——艳后色诱愷撒获取爱情助其政治夺权 | 第21-22页 |
2、副线——庞培妻儿誓死对抗埃及暴君进行复仇 | 第22页 |
3、主线与副线的关系 | 第22页 |
(二)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 | 第22-25页 |
1、愷撒、克莱奥帕特拉与托勒密、阿奇拉 | 第23-24页 |
2、科妮莉亚、赛斯托与托勒密、阿奇拉 | 第24页 |
3、阿奇拉与托勒密 | 第24-25页 |
二、横向结构 | 第25-30页 |
(一)整体结构特征 | 第25-27页 |
(二)分幕分场结构特征 | 第27-30页 |
1、第一幕戏剧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2、第二幕戏剧结构分析 | 第28-29页 |
3、第三幕戏剧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歌剧音乐的戏剧结构布局 | 第30-47页 |
第一幕:音乐要素布局及其戏剧功能 | 第30-37页 |
一、整幕结构 | 第30-32页 |
二、分场结构 | 第32-37页 |
第一场景 | 第32-33页 |
第二场景 | 第33-34页 |
第三场景 | 第34-36页 |
第四场景 | 第36-37页 |
第二幕:音乐要素布局及其戏剧功能 | 第37-42页 |
一、整幕结构 | 第37-39页 |
二、分场结构 | 第39-42页 |
第一场景 | 第39-40页 |
第二场景 | 第40-42页 |
第三幕:音乐要素布局及其戏剧功能 | 第42-47页 |
一、整幕结构 | 第43-44页 |
二、分场结构 | 第44-47页 |
第一场景 | 第44-45页 |
第二场景 | 第45-46页 |
第三场景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作用于人物形象和情节渲染的音乐 | 第47-69页 |
第一节 人物形象的音乐塑造 | 第47-60页 |
一、愷撒的音乐形象塑造 | 第47-52页 |
(一)作为“胜利者”的愷撒 | 第48-49页 |
(二)作为“恋人”的愷撒 | 第49-51页 |
(三)作为“战士”的愷撒 | 第51-52页 |
二、克莱奥帕特拉的音乐形象塑造 | 第52-56页 |
(一)聪明和野心 | 第52-53页 |
(二)妩媚和高贵 | 第53-54页 |
(三)哀叹与悲情 | 第54-56页 |
三、其他配角的音乐形象塑造 | 第56-60页 |
(一)忠贞勇敢的科妮莉亚 | 第56-57页 |
(二)阴险邪恶的暴君托勒密 | 第57-58页 |
(三)自尊而专情的阿奇拉 | 第58-60页 |
第二节 戏剧情节的音乐渲染 | 第60-69页 |
一、“爱情”场景的浪漫氛围营造 | 第61-62页 |
二、“战争”场景的紧张氛围营造 | 第62-63页 |
三、“胜利”场景的欢乐气氛营造 | 第63-69页 |
(一)序曲及合唱的开场氛围营造 | 第63-66页 |
(二)合唱和二重唱的终场气氛营造 | 第66-69页 |
第五章 作品音乐风格特征及评价 | 第69-78页 |
第一节 作品音乐风格特征及成因 | 第69-75页 |
第二节 评价问题 | 第75-78页 |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