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饮料冷食制造工业论文--茶论文--各种茶论文

蛹虫草袋泡茶的研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立题依据第11-19页
    1.1 蛹虫草概述第11-12页
    1.2 蛹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第12-15页
        1.2.1 虫草素第12-13页
        1.2.2 虫草酸第13-14页
        1.2.3 虫草多糖第14-15页
    1.3 以蛹虫草为原料的食品开发现状第15-17页
        1.3.1 蛹虫草功能食品的开发第15-16页
        1.3.2 蛹虫草茶饮料第16-17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9-32页
    2.1 材料与设备第19页
        2.1.1 实验材料第19页
        2.1.2 实验试剂第19页
        2.1.3 主要设备第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32页
        2.2.1 虫草素及腺苷含量的测定第20-22页
        2.2.2 虫草酸含量的测定第22-23页
        2.2.3 蛹虫草粗多糖含量的测定第23-24页
        2.2.4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第24-26页
        2.2.5 蛹虫草袋泡茶工艺第26-28页
        2.2.6 感官评价第28页
        2.2.7 明度L值的测定第28-29页
        2.2.8 浑浊度的测定第29页
        2.2.9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值的测定第29页
        2.2.10 冲泡条件对活性成分溶出的影响第29-30页
        2.2.11 总还原力的测定第30-31页
        2.2.12 DPPH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第31页
        2.2.13 水杨酸法测定羟自由基第31-3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2-51页
    3.1 主要成分的测定第32-37页
        3.1.1 虫草素及腺苷的测定第32-34页
        3.1.2 虫草酸含量的测定第34-35页
        3.1.3 蛹虫草粗多糖的测定第35-36页
        3.1.4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第36-37页
    3.2 单因素试验第37-41页
        3.2.1 感官评价第37页
        3.2.2 明度L值第37-38页
        3.2.3 浑浊度第38-40页
        3.2.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第40页
        3.2.5 pH值第40-41页
    3.3 正交试验第41-45页
    3.4 冲泡条件对茶汤品质的影响第45-48页
    3.5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第48-50页
        3.5.1 总还原力第48页
        3.5.2 DPPH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第48-50页
        3.5.3 水杨酸法测定羟自由基第50页
    3.6 蛹虫草袋泡茶成品指标分析第50-51页
4 讨论第51-54页
    4.1 主要成分分析第51-52页
    4.2 蛹虫草袋泡茶配方的确定第52-53页
    4.3 冲泡条件对茶汤品质的影响第53页
    4.4 抗氧化能力第53-54页
5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鲜切生菜中沙门氏菌的生长预测及渗透抗逆境应答基因rpoS对沙门氏菌的影响
下一篇:鸭肉加工品质改良及乳化香肠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