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原料品质特性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 摘要 | 第1-14页 |
| Abstract | 第14-1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7-29页 |
| ·蓝莓资源及加工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蓝莓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蓝莓品质特性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感官评价研究进展 | 第20页 |
| ·综合品质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1页 |
| ·层次分析法 | 第21-22页 |
|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第22-23页 |
| ·蓝莓花色苷的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 ·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 ·ISSR生物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 ·立题依据与意义 | 第26-2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蓝莓品质特性分析 | 第29-42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 ·主要材料 | 第29-30页 |
|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 ·主要试验方法 | 第31-34页 |
| ·统计分析 | 第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0页 |
| ·蓝莓品质特性分析 | 第34-36页 |
| ·蓝莓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36-40页 |
| ·讨论与小结 | 第40-42页 |
| ·讨论 | 第40页 |
| ·小结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蓝莓综合品质评价分析 | 第42-53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 ·主要材料 | 第42页 |
| ·主要试验试剂 | 第42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2-43页 |
| ·主要试验方法 | 第43页 |
| ·统计分析 | 第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 ·评价指标筛选 | 第43-46页 |
|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46-51页 |
| ·讨论与小结 | 第51-53页 |
| ·讨论 | 第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蓝莓综合评价模型验证及品质等级评价标准 | 第53-63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6页 |
| ·感官评价 | 第53-55页 |
| ·蓝莓加工适应性分析 | 第55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55-5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6-61页 |
| ·感官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6-57页 |
| ·蓝莓样品感官评价分析 | 第57-58页 |
| ·蓝莓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的验证 | 第58页 |
| ·蓝莓综合评价等级标准划分 | 第58-59页 |
| ·蓝莓品质等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9页 |
| ·蓝莓品质等级评价标准分析 | 第59-61页 |
| ·讨论与小结 | 第61-63页 |
| ·讨论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蓝莓花色苷成分特点与比较 | 第63-108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3-65页 |
| ·主要材料 | 第63页 |
| ·主要试剂 | 第63-64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4页 |
| ·主要试验方法 | 第64页 |
| ·统计分析 | 第64-6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5-106页 |
| ·蓝莓总花色苷含量 | 第65-66页 |
| ·蓝莓花色苷的组成 | 第66-71页 |
| ·蓝莓花色苷的含量与相对比例 | 第71-87页 |
| ·蓝莓花青素的含量与相对比例 | 第87-96页 |
| ·蓝莓花色苷中糖分子相对比例 | 第96-102页 |
| ·花青素、糖分子与蓝莓核心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102-106页 |
| ·讨论与小结 | 第106-108页 |
| ·讨论 | 第106页 |
| ·小结 | 第106-108页 |
| 第六章 蓝莓ISSR基因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108-132页 |
| ·引言 | 第10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08-114页 |
| ·主要材料 | 第108页 |
| ·主要试验试剂 | 第108-109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09页 |
| ·主要试验方法 | 第109-11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14-130页 |
| ·蓝莓果实DNA提取方法的确定 | 第114-115页 |
| ·ISSR引物的筛选 | 第115-116页 |
| ·ISSR反应体系单因素试验优化 | 第116-121页 |
| ·ISSR反应体系响应面试验优化 | 第121-123页 |
| ·ISSR反应程序优化 | 第123-125页 |
| ·蓝莓ISSR指纹图谱分析 | 第125-127页 |
| ·蓝莓I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 第127-128页 |
| ·聚类分析结果 | 第128-130页 |
| ·讨论与小结 | 第130-132页 |
| ·讨论 | 第130-131页 |
| ·小结 | 第131-132页 |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132-136页 |
| ·主要结论 | 第132-134页 |
| ·创新点 | 第134页 |
| ·展望 | 第134-1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6-147页 |
| 致谢 | 第147-148页 |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