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0-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对孔子学院的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媒介形象的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拟态环境”与议程设置理论 | 第19-20页 |
·拟态环境理论 | 第19页 |
·议程设置理论 | 第19-20页 |
·框架理论与新闻框架 | 第20-22页 |
·媒介形象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对孔子学院新闻报道的总体描述 | 第24-45页 |
·报道数量与阶段 | 第24-29页 |
·第一阶段(2006.7.7-2007.7.2) | 第25-26页 |
·第二阶段(2007.7.2-2008.12.12) | 第26-27页 |
·第三阶段(2008.12.11-2009.12.14) | 第27-28页 |
·第四阶段(2009.12.14-2010.12.11) | 第28页 |
·第五阶段(2010.12.11-2011.12.13) | 第28-29页 |
·报道篇幅与体裁 | 第29-34页 |
·报道篇幅 | 第29-30页 |
·报道体裁 | 第30-34页 |
·消息来源与版面分布 | 第34-37页 |
·消息来源 | 第34-35页 |
·版面分布 | 第35-37页 |
·报道议题与倾向 | 第37-45页 |
·报道议题 | 第37-43页 |
·报道倾向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孔子学院媒介形象评价与原因探究 | 第45-52页 |
·孔子学院媒介形象评价 | 第45-48页 |
·正本清源,塑造国家形象 | 第45-47页 |
·感染力、丰满度和亲切感有待加强 | 第47-48页 |
·原因探究 | 第48-52页 |
·媒体原因 | 第48-50页 |
·孔子学院自身原因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2-54页 |
·研究回顾与总结 | 第52页 |
·存在的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