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食用油脂加工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低含油量油料(大豆)酶法提取油脂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1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8页
 1 酶法提取油脂第13-26页
  1.1 酶法提取油脂概述第13-18页
  1.2 酶解提取植物油的工艺方法第18-22页
  1.3 酶解提油工艺的影响因素第22-24页
  1.4 酶法提油的工艺特点第24页
  1.5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24-26页
 2 酶解对油脂品质及蛋白质性能的影响第26-31页
  2.1 酶解对植物油脂品质的影响第26-27页
  2.2 酶解对植物蛋白性能的影响第27-31页
 3 大豆的功能性成分及利用状况第31-36页
  3.1 大豆的功能性成分第31-34页
  3.2 大豆的综合利用状况第34-36页
 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36-38页
第二章 水相酶法提取大豆油脂方法的研究第38-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2页
  1.1 材料与仪器第39页
  1.2 实验方法第39-42页
  1.3 分析方法第42页
 2 结果与讨论第42-67页
  2.1 大豆蛋白油脂水提取方法工艺条件的确定第42-46页
  2.2 大豆乳液在不同条件下酶解油脂的分布状况第46-51页
  2.3 大豆乳液酶解提取油脂的条件确定第51-53页
  2.4 大豆乳液分离蛋白酶解提取油脂的条件确定第53-58页
  2.5 大豆乳液酶解提油萃取条件的优化第58-62页
  2.6 大豆乳液预酶解分离蛋白再酶解提取油脂的条件确定第62-65页
  2.7 大豆预灭酶处理对水相酶解提油的影响第65-66页
  2.8 三种酶法提油工艺的比较第66-67页
 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三章 有机溶剂水相萃取油脂过程的研究第68-8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8-70页
  1.1 原料与仪器第68页
  1.2 实验方法第68-70页
 2 结果与讨论第70-83页
  2.1 萃取过程中各工艺条件对乳化的影响及最佳条件的确定第70-77页
  2.2 萃取条件对油脂的分配系数的影响第77-79页
  2.3 酶解乳液单级萃取油脂的工程分析第79-83页
 3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四章 大豆乳液体系中对1398中性蛋白酶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第84-10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4-85页
  1.1 材料第84页
  1.2 实验的主要仪器第84页
  1.3 实验方法第84-85页
  1.4 分析方法第85页
 2 结果与讨论第85-105页
  2.1 乳液固形物颗粒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第85-92页
  2.2 乳液固形物浓度对体系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第92-101页
  2.3 蛋白质低度酶水解过程动力学探讨第101-105页
 3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五章 大豆蛋白水相酶解及萃取过程油脂释放与传递机理的研究第106-11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6-108页
  1.1 材料第106-107页
  1.2 主要仪器第107页
  1.3 实验方法第107-108页
  1.4 分析方法第108页
 2 结果与讨论第108-118页
  2.1 大豆细胞结构在工艺过程中的破坏状况第108-109页
  2.2 大豆水浸提、酶解与萃取过程其油脂释放状况第109-114页
  2.3 大豆乳液酶解过程蛋白质分子量组分的变化及酶解机理剖析第114-115页
  2.4 不同条件下乳液酶解释放油脂及萃取过程油脂传递的状况第115-118页
 3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六章 水相酶解提油过程对大豆蛋白性能的影响第119-12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19-121页
  1.1 材料和试剂第119页
  1.2 仪器和设备第119-120页
  1.3 实验方法第120-121页
 2 结果与讨论第121-126页
  2.1 大豆乳液中蛋白质水溶性的测定第121-122页
  2.2 大豆乳液中蛋白质热凝固性的测定第122-123页
  2.3 大豆乳液中蛋白质起泡性的测定第123-124页
  2.4 大豆乳液蛋白质乳化性能的测定第124-126页
  2.5 大豆蛋白质粘度的测定第126页
 3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结论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8页
附录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孔聚丙烯膜的亲和改性及固定金属离子亲和膜的制备和应用
下一篇:土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