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土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文目录第1-6页
图表索引第6-9页
中文摘要第9-13页
1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的依据和必要性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 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成因第20-34页
 2.1 风蚀荒漠化的社会经济成因第20-22页
 2.2 水土流失的社会经济成因第22-23页
 2.3 土壤盐渍化的社会经济成因第23-24页
 2.4 土地污染的社会经济成因第24-26页
 2.5 其他退化类型的社会经济成因第26-27页
 2.6 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机制第27-34页
3 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后果第34-48页
 3.1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第34-37页
 3.2 土地退化对土地资源的危害第37-38页
 3.3 土地退化对国民经济的危害第38-40页
 3.4 土地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第40-44页
 3.5 土地退化社会经济后果的严重性第44-48页
4 土地退化微观经济评估第48-61页
 4.1 土地退化经济评估的概念和作用第48-49页
 4.2 土地退化经济评估的基本原则第49-51页
 4.3 土地退化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第51-53页
 4.4 土地退化经济评估的方法和模型第53-56页
 4.5 经济评估与技术评价的结合途径第56-61页
5 土地退化微观经济评估实例研究第61-76页
 5.1 土地污染的后果及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第61-63页
 5.2 研究地区和研究事件的基本情况第63-66页
 5.3 运用市场模型评估直接经济损失第66-71页
 5.4 运用规划模型评估间接经济损失第71-73页
 5.5 评估结果的说明第73-76页
6 土地退化宏观经济核算理论第76-95页
 6.1 土地退化的宏观经济成本核算第76-81页
 6.2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卫星核算体系的提出第81-85页
 6.3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与土地资源核算第85-86页
 6.4 土地资源的价值理论第86-91页
 6.5 土地资源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第91-95页
7 土地退化宏观经济核算方法第95-118页
 7.1 土地资源核算的基本框架设计第95-96页
 7.2 土地资源质量体系划分和价值量核算第96-104页
 7.3 土地资源的退化、占用和补偿第104-107页
 7.4 建立土地资源核算帐户体系第107-112页
 7.5 将土地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第112-118页
8 土地退化防治的社会伦理意识第118-134页
 8.1 人类和人类社会是土地退化的主体第118-120页
 8.2 土地利用伦理的内涵和社会意义第120-121页
 8.3 我国传统土地利用伦理观第121-123页
 8.4 现代土地利用伦理学的发展第123-125页
 8.5 土地利用伦理选择的现实环境第125-127页
 8.6 土地利用伦理的运行机制第127-129页
 8.7 土地伦理意识的现状调查第129-134页
9 土地退化防治的立法与行政第134-150页
 9.1 国家在土地退化防治中的作用第134-135页
 9.2 我国环境资源法律体系的现状和评价第135-138页
 9.3 我国土地资源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和评价第138-141页
 9.4 土地退化防治的具体管理措施第141-145页
 9.5 完善相关立法与行政的建议第145-150页
10 土地退化防治的成本效益分析第150-172页
 10.1 土地退化防治的财务分析第150-155页
 10.2 土地退化防治的费用效益分析第155-162页
 10.3 生态农业推广中财务分析与费用效益实例分析第162-172页
11 土地退化防治的政策激励第172-191页
 11.1 土地退化防治中提供政策激励的必要性第172-173页
 11.2 影响土地退化防治行为的各项经济政策分析第173-186页
 11.3 为土地退化防治提供经济激励的政策建议第186-191页
12 土地退化防治的社会组织第191-205页
 12.1 在土地退化防治中社会组织的必要性第191页
 12.2 国内外土地退化防治的社会组织形式第191-194页
 12.3 土地养护的组织体系和实施程序第194-197页
 12.4 我国土地退化防治的社会和产业组织发展对策第197-205页
13 土地退化防治的模式与制度创新第205-221页
 13.1 土地退化防治观念的更新第205-206页
 13.2 土地退化防治措施的耦合和制度创新第206-209页
 13.3 土地退化防治模式的变迁第209-214页
 13.4 建立土地退化的综合性防治体系第214-221页
参考文献第221-224页
英文摘要第224-227页
致谢第227-228页
博士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228页

论文共2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含油量油料(大豆)酶法提取油脂的研究
下一篇:运河(杭州段)沉积物污染特征、释放规律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