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1 文献回顾 | 第9-16页 |
·汉字的性质 | 第9-10页 |
·汉字字形加工 | 第10-13页 |
·特征分析说 | 第11-12页 |
·整字加工说 | 第12-13页 |
·汉字识别的成分和整字平行加工假说 | 第13页 |
·对外汉字教学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 第14-15页 |
·部件及部件教学的研究 | 第15-16页 |
2 问题的提出 | 第16-18页 |
3 部件难易度的调查 | 第18-29页 |
·调查问卷设计 | 第18-20页 |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20-29页 |
·难易度评估值的分析 | 第20-23页 |
·留学生认为比较难的部件分析 | 第21-22页 |
·留学生认为比较容易的部件分析 | 第22-23页 |
·影响难易度评估的因素 | 第23-29页 |
·难易度的平均评估值与部件的笔画数有关 | 第25-26页 |
3 2.2.2 难易度的平均评估值与部件的构字能力相关 | 第26页 |
·难易度的平均评估值与部件是否成字相关 | 第26-28页 |
·难易度的平均评估值与部件是否是部首不相关 | 第28页 |
·相关分析的综合讨论 | 第28-29页 |
4 成字部件的实验研究 | 第29-39页 |
·实验一 | 第30-34页 |
·实验一的实验设计 | 第30-31页 |
·实验一的实验材料 | 第30页 |
·实验一的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被试 | 第31页 |
·实验一的实验结果 | 第31-33页 |
·实验一的结果讨论 | 第33-34页 |
·实验二 | 第34-39页 |
·实验二的实验设计 | 第34-35页 |
·实验二的实验材料 | 第34页 |
·实验二的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被试 | 第35页 |
·实验二的分析结果 | 第35-37页 |
·实验二的结果讨论 | 第37-39页 |
5 综合讨论 | 第39-42页 |
·部件难易度调查的讨论 | 第39页 |
·部件成字性的实验讨论 | 第39-41页 |
·实验一的结论 | 第39-40页 |
·实验二的结论 | 第40页 |
·实验部分的综合结论 | 第40-41页 |
·综合讨论与教学建议 | 第41-42页 |
6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一 汉字部件难易度调查表 | 第47-49页 |
附录二 515个部件的信息表 | 第49-62页 |
附录三 构字数为一的部件 | 第62-63页 |
附录四 构字能力强的高难度部件 | 第63-64页 |
附录五 构字能力强的低难度部件 | 第64-66页 |
附录六 实验一实验材料 | 第66-67页 |
附录七 实验二实验材料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