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4页 |
| 课题来源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 研究方案及条件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音乐剧《剧院魅影》概述 | 第14-19页 |
| ·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韦伯的创作风格简析 | 第14-15页 |
| ·创作背景简介 | 第14-15页 |
| ·“不拘一格”的现代派作曲大师:韦伯 | 第15页 |
| ·剧情简介及剧中主要人物关系简析 | 第15-17页 |
| ·剧情简介 | 第15-16页 |
| ·非一般的“三角恋”:魅影、克丽斯汀和拉乌尔 | 第16-17页 |
| ·魅影和克丽斯汀的人物形象及其审美价值 | 第17-19页 |
| ·执着下的感动:魅影的“悲剧性”的审美价值 | 第17-18页 |
| ·人性的“真、善、美”:克丽斯汀的“崇高、完美”的审美价值.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音乐剧《剧院魅影》的音乐特征 | 第19-30页 |
| ·古典与流行的完美融合:从音乐的风格特征上 | 第19-20页 |
| ·浪漫的唯美和动人的感性:从音乐的旋律特征上 | 第20-22页 |
| ·总体旋律特征:神秘、优美、扣人心弦 | 第20页 |
| ·旋律特征举例分析 | 第20-22页 |
| ·鲜明的个性特征:从人物的音乐形象塑造和演唱特色上 | 第22-25页 |
| ·真诚而又不羁的魅影 | 第23-24页 |
| ·纯真善良的克丽丝汀 | 第24-25页 |
| ·踏实稳重的拉乌尔 | 第25页 |
| ·有效的推动剧情的发展:从音乐的“剧诗”特征上 | 第25-30页 |
| ·充满魅惑的《剧院魅影》 | 第26-27页 |
| ·聆听心灵的声音:《夜之音》 | 第27-28页 |
| ·忠贞的爱情誓言:《正是我所盼》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音乐剧《剧院魅影》音乐特征研究形成的启示 | 第30-34页 |
| ·感人至深的故事内容 | 第30-31页 |
| ·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 | 第31页 |
| ·雅俗共赏的审美品质 | 第31-32页 |
| ·精心策划的商业运作 | 第32-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8-39页 |
| 附录 | 第39-60页 |
| 附一:《想着我》(《Think of Me 》)曲谱 | 第39-45页 |
| 附二:《剧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曲谱 | 第45-51页 |
| 附三:《夜之音》(《The Music Of The Night》)曲谱 | 第51-56页 |
| 附四:《正是我所盼》(《All I ask of You》)曲谱 | 第56-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