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关于问题学生的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3.2 关于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 第12-14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研究个案访谈记录及问题行为表现总结 | 第15-29页 |
2.1 研究对象的筛选 | 第15页 |
2.2 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 | 第15-16页 |
2.3 研究个案父母教养方式 | 第16-18页 |
2.4 关于个案情孩子况的访谈摘录及分析 | 第18-24页 |
2.4.1 对于萌萌的访谈 | 第18-19页 |
2.4.2 关于萌萌的行为表现总结 | 第19-20页 |
2.4.3 对于园园的访谈 | 第20-23页 |
2.4.4 关于园园的行为表现总结 | 第23-24页 |
2.5 研究个案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影响因素探究 | 第24-29页 |
2.5.1 案例1 | 第24-26页 |
2.5.2 案例2 | 第26-27页 |
2.5.3 对两个案例的对比分析 | 第27-29页 |
3 个案问题行为干预研究 | 第29-37页 |
3.1 本研究进行问题行为干预的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3.1.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9页 |
3.1.2 行为矫正法 | 第29-30页 |
3.1.3 自我效能感 | 第30-31页 |
3.2 个案问题行为干预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 第31-37页 |
3.2.1 对萌萌的教育转化策略和方法 | 第31-33页 |
3.2.2 对园园的教育转化策略和方法 | 第33-37页 |
4 干预效果的讨论和反思 | 第37-40页 |
4.1 干预的结果 | 第37页 |
4.2 反思 | 第37-38页 |
4.2.1 取得成效的原因 | 第37-38页 |
4.2.2 一些遗憾 | 第38页 |
4.3 本次干预的启示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