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三畏与汉字西传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章 卫三畏汉语学习过程 | 第17-27页 |
第一节 汉语学习背景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在华学习经历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汉语研究成果 | 第21-27页 |
一、编写汉语教材 | 第22-23页 |
二、编纂汉英双语词典 | 第23-25页 |
三、其他汉学成果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拾级大成》汉字教学内容分析 | 第27-42页 |
第一节 《拾级大成》概述 | 第27-32页 |
一、编写背景 | 第27-29页 |
二、内容分析 | 第29-32页 |
第二节 汉字教学分析 | 第32-37页 |
一、部首习得研究 | 第32-35页 |
二、字根习得研究 | 第35-37页 |
第三节 《拾级大成》中汉字的特点 | 第37-42页 |
第三章 《中国总论》中汉字研究分析 | 第42-52页 |
第一节 卫三畏“他者”视角解读汉字 | 第42-47页 |
一、解读六书 | 第42-45页 |
二、解读汉字书写方式和书写工具 | 第45-47页 |
第二节 汉字与其他语言文字对比 | 第47-49页 |
一、汉字起源同其他文字起源的对比 | 第47-48页 |
二、汉字文化同其他文字文化的对比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汉字习得研究和体会 | 第49-52页 |
第四章 汉字西传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 第52-61页 |
第一节 对美国汉学的影响 | 第52-55页 |
第二节 汉字西传对汉字教学的启示 | 第55-61页 |
一、汉字大纲 | 第55-57页 |
二、教材 | 第57-58页 |
三、教学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一:《拾级大成》封面 | 第66-68页 |
附录二:《中国总论》封面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