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压力感知、创意自我效能和大学生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0-13页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1-13页
    1.4 创新点及不足第13-1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4-30页
    2.1 大学生创造力第14-19页
        2.1.1 创造力的定义第14页
        2.1.2 创造力的测量第14-17页
        2.1.3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第17-19页
    2.2 压力感知第19-23页
        2.2.1 压力感知的定义第19页
        2.2.2 压力感知的测量第19-20页
        2.2.3 压力感知与创造力的关系第20-23页
    2.3 创意自我效能感第23-25页
        2.3.1 创意自我效能感的定义第23-24页
        2.3.2 创意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第24-25页
        2.3.3 创意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的关系第25页
    2.4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第25-30页
        2.4.1 压力认知激活理论第25-26页
        2.4.2 创意自我效能感与压力感知和创造力的关系第26-28页
        2.4.3 模型构建第28-30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30-46页
    3.1 研究对象第30-31页
    3.2 预备研究第31-43页
        3.2.1 大学生创造力量表修订第31-36页
        3.2.2 大学生压力感知量表修订第36-40页
        3.2.3 创意自我效能量表修订第40-43页
    3.3 正式研究第43-46页
        3.3.1 研究目的第43页
        3.3.2 研究假设第43页
        3.3.3 问卷调查法第43-46页
第4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讨论第46-52页
    4.1 压力感知、创意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关系第46-49页
        4.1.1 相关分析第46页
        4.1.2 回归分析第46-47页
        4.1.3 方差分析第47-49页
    4.2 创意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第49-52页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52-54页
    5.1 研究结论第52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52-53页
    5.3 策略与建议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新媒体的本科教育传播模式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